(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迎來印發4周年。記者6日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獲悉,4年來,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運作順暢,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體系逐步與澳門銜接。目前,落戶橫琴的澳資企業超7300家,在橫琴居住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突破2.8萬人。越來越多澳人、澳企選擇橫琴,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建立,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顯現。

橫琴公共服務逐步與澳門銜接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琴澳4年來持續推動制度規則「軟聯通」,已梳理形成琴澳規則銜接和改革創新事項清單超過300項,促進澳人、澳企、澳資在橫琴更順暢發展。同時,編制出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發展規劃》,公布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等,進一步明晰琴澳一體化路徑。

目前,琴澳實現共用單牌車電子標籤,澳門車主完成備案後即可直接駕車經橫琴口岸進出橫琴,申辦流程大幅簡化。琴澳兩地定點醫院也實現患者跨境轉運全程不下車的高效模式。橫琴居民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政策亦已落地實施,進一步提升琴澳「雙城生活」便利度。據最新統計,截至今年6月,在橫琴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近2.4萬人,同比增長逾30%;在橫琴就業的澳門居民超5760人,同比增長逾14%。
澳資企業落戶橫琴突破7300家

隨着「澳門+橫琴」的融合持續深化,橫琴企業含「澳」量持續提升。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落戶橫琴的實有經營主體近6萬家,其中澳資企業突破7300家,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時增長逾57%。而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依託其與澳門大學一河之隔的獨特區位優勢,構建「30分鐘跨境科研轉化圈」,使得科研人員可在半小時內快速往返兩地,實現「澳門科研」與「橫琴轉化」的無縫銜接。
建「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
同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積極利用橫琴空間優勢與澳門國際航權資源,推進「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建設,將安檢、打板、集散等功能前置至橫琴,實現澳門與大灣區貨源地無縫連接,助力珠江西岸物流樞紐建設。而目前「琴澳新通道」方案前期研究也已啟動,「澳門單牌車」有望經橫琴北上,進一步拓寬澳門居民融入灣區生活圈的通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