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習近平同金正恩舉行會談。新華社

(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9月4日晚,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的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舉行會談。金正恩表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朝中之間的友好感情不會改變,不斷深化和發展朝中關係是朝方堅定意願。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對記者表示,這不僅是金正恩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訪華,也是他擔任朝鮮最高領導人後在華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金正恩上面的表態顯然不是客套話,而是真正的戰略保證。

王勇還發文指出,金正恩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談內容雖然公開有限,但信息量極大。雙方都強調「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兩國關係不會動搖」,這一點直擊外界疑慮。過去幾年,美韓在半島問題上不斷加壓,試圖在中朝之間打入楔子,甚至有分析認為,隨着俄烏戰爭爆發,平壤可能更多向莫斯科靠攏。然而,這次金正恩親自來華,並在臨走前重申承諾,相當於公開告訴外界,中朝關係依舊是朝鮮外交的核心支點,朝鮮不會在大國博弈中「單飛」。

王勇提到,外界還捕捉到另一層信號,朝方願在多邊場合與中方加強協調。過去,朝鮮外交多以雙邊為主,尤其依賴「一對一」的領導人會晤。但這一次不同,金正恩主動提出要在聯合國及其他多邊平台與中方保持一致,甚至可能出現在「一帶一路」峰會、上合峰會等中國主導的多邊舞台。這意味着,朝鮮正試圖通過中國融入國際社會,打破因核問題而遭遇的孤立。金正恩的保證,不僅僅是對中國的支持,也是他為朝鮮打開外交新局面的一次嘗試。

王勇認為,金正恩這次訪華,既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承諾。他在臨走前作出的保證,不只是對中國的「口頭支持」,更是未來中朝關係再度起航的政治宣言。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幻,這份承諾至少在短期內讓中朝關係穩固無虞。而在更長遠的時間裏,它也將為半島局勢乃至東北亞格局的走向,埋下了新的伏筆。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