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與人形機器人引發廣泛關注,信息技術與工業板塊在一二季度均實現北向資金的大幅凈流入。(記者章蘿蘭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章蘿蘭)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今日(9月1日)在最新研究報告中透露,在過去兩周,該機構與常駐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幾十位投資者就由流動性驅動的A股「牛市」進行了交流,包括公募、私募、險資、海外對沖基金、長線基金和主權基金等。總體而言,投資者對近期A股市場反彈的興趣度顯著提升。

「在市場上行的背景下,投資者普遍表達了樂觀的看法」孟磊相信,投資情緒的改善有一部分來自於股市快速反彈本身,也有一部分源於全方位的政策寬鬆所激發的信心提振、以及股市結構性改革下居民理財搬家的預期。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記者章蘿蘭 攝)

據瑞銀證券統計,海外資金在2025年上半年整體呈現凈流入A股的態勢。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達到3.07萬億元。從北向凈流入的視角來看,據估算,北向資金在2025年的前兩個季度中均選擇增持A股。2025年上半年北向合計凈流入A股達到836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南下各行業近乎一邊倒的凈流入,北向分行業凈流入出現了顯著的分化。由於國產大語言模型DeepSeek的橫空出世與人形機器人引發廣泛關注,信息技術與工業板塊在一二季度均實現北向資金的大幅凈流入。與此同時,擁有高股息特點的金融板塊持續得到海外投資者的青睞。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海外投資者有充足的加倉A股的空間」孟磊認為,隨着中國經濟進一步復甦,中國企業的創新火花幫助企業基本面兌現盈利增長,疊加「反內捲」的落地,全球投資者可能重拾對A股市場的信心並回歸。

孟磊並提到,在過去二十年間,ETF的資產管理規模實現了40%的年化複合增長。截至2024年底,中國ETF產品持有的A股市值首次超過了主動型公募基金。受權益基金的發展、「國家隊」持續增持ETF、ETF的低費率和產品的不斷創新,以及銷售渠道(買方投顧)的推動等因素提振,預計中國的股票型ETF將在未來五年內步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ETF的資產管理規模或將在2024至2030年間以28.6%的年化複合增速增長至17萬億元,佔公募基金總規模的22%。

「ETF的發展會對A股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ETF規模擴張往往會增強市場的流動性」他注意到,近期市場情緒提升的背景下,寬基ETF被投資者贖回,但行業主題ETF持續獲得凈流入,「這顯示投資者情緒的提升,從而偏好彈性更大的行業與主題指數來參與A股市場。」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