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媒高層參訪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記者姚進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姚進)8月28日,在全球目光聚焦中國中部創新熱土之際,2025全球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採訪團走進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解碼其以「八大研究部」聚力攻關、疏通產學研轉化「最後一公里」的破壁之道。

八大研究部聚力攻關

28日一早,媒體團一行來到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是湖南「4+4科創工程」的重要組成機構,布局了瀟湘、麓山、衡山、洞庭4個節點實驗室,致力在智能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培育戰略科技力量,它承載着驅動全省工業科技創新的核心使命。

「聚焦湖南13條重點產業鏈技術創新需求,中心成立8個專業研究部,累計服務湖南企業2074家,開展項目274項。」在中心的展廳,工作人員告訴華媒高層一行,量子技術研究部等8個專業研究部集結了高校及企業的研發力量。研究部組織技術經理人,梳理產業鏈基礎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瓶頸需求,以項目形式組織研發團隊開展技術攻關,推動科研成果產出和轉化應用。

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專家郭棟才在接受華媒記者採訪。(記者姚進 攝)

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專家郭棟才在接受華媒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心目前聚焦36項共性技術的研究,如蔣健暉教授團隊開展電子級環氧樹脂全鏈條創新:從超純製備到半導體高性能膠黏劑的應用突破。該項目主要開發新型電子級環氧樹脂單體、關鍵助劑以及高性能半導體封裝膠黏劑等產品,該項目的開發有利於推動特種環氧樹脂的國產化進程,實現100%自主可控,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特種環氧樹脂及相關產品的快速發展將帶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促進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

兩年促近30項科研成果在湘轉化

面對中心研究成果如何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轉移和擴散的問題,郭棟才表示,中心組織技術經理人團隊深入生產企業,通過與企業相關領導及技術人員的交流與探討,挖掘企業的技術需求,精準匹配現有科研成果,近兩年促使近30項科技成果在湘轉化。

為加速科技成果在湘轉化,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還創新地以「技術作價入股+產業資本協同」模式,聯合湖南高新創投集團、長沙經開區產業基金等戰略投資者,共同孵化成立湖南萬宗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首期投資5.2億元,建成全國首個「固廢資源化智慧工廠+材料基因庫」一體化平台,規劃年產高性能微晶玻璃、固廢基膠凝材料、環保型建材等產品50萬噸,預計年消納固廢120萬噸,減少碳排放80萬噸,直接經濟效益超15億元。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