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長樂未央。在洛陽老城區,初秋的涼意抵擋不住市民和遊客的熱情。由老城區推出的「人間煙火氣 消費在老城」提振消費活動,吸引全國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體驗,成為古都洛陽這個夏天的「流量焦點」。尤其在七夕前夕的7月28日,老城區委書記趙書政帶領縣級領導,親自體驗漢服妝造,調研漢服市場,並在全國熱門景區洛邑古城的「天庭潮音」節目現場,向全國遊客推出「漢服消費六大優惠措施」。活動結束後立刻復盤,和漢服店主理人一同探討漢服市場發展問題。這一系列舉動,開創了全國縣級領導班子集體為經濟發展站台打Call的先河,不僅給觀眾帶來驚喜,更引發社會廣泛熱議。
近年來,官員出鏡,為地方發展或直播帶貨,或角色扮演,雖然不是新鮮事,但較少留下深刻印象,有時還有刻意、造作的痕迹。但老城區領導幹部的集體亮相,反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新就新在,他們抓住了消費的點、漢服的熱和民眾的心。
抓住消費,就是抓住當前工作的重點
眼下,經濟發展壓力較大。不少做生意的,包括一些企業經營比較困難。尤其即將進入消費淡季,特別是開飯館的更不容易,客人少了、成本漲了、錢周轉不開,好多都在硬扛,連過去高消費的大飯店都開始擺攤,老百姓的消費意願也不強烈。據統計,全國7月份社會銷售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增速比6月回落1.1個百分點。商品市場銷售增速放緩的背後,反映出當前消費能力和信心的不足。於是,大多數地方政府把消費作為今年的頭等大事。
去掉特定身份,領導幹部也是普通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大家都要面對。說到底,消費這件事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一頭連着經濟發展,一頭連着千家萬戶。日子好不好過,誰當家誰知道。老百姓給自己的「小家」當家長,要精打細算過日子;領導幹部負責一方發展,更要考慮無數「大家」怎麼過日子。
於是,我們看到,節目現場,老城區委書記趙書政攜領導班子和大家齊聲高呼「人間煙火氣,消費在老城,來洛邑古城一起穿越吧!」台下人聲鼎沸,熒光棒和吶喊聲交織一片。有的觀眾興奮地說「從沒見過有領導來音樂秀」「感覺好親民」。
當然,措施不是光靠喊出來的。為了這一天,老城區在平時下足了功夫。今年,國家和省級層面專門出台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旨在進一步擴消費、惠民生、穩增長。老城區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舉辦了「人間煙火氣 消費在老城」提振消費活動,推出十大促消費硬措施,全區景區、餐飲、民宿、漢服店等400餘家市場主體積極響應,市民遊客熱情參與,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消費是否活躍,數據來說話。據統計,7月29日活動開展以來,洛陽老城區批零住餐額已經超過12億元,同比增長8%以上。75家漢服店提供專屬折扣,活動以來漢服市場消費規模超過6000萬元,本地客群增長15%。洛邑古城日均接待遊客達到6.5萬人,大運河博物館、古墓博物館遊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2%。參與活動的139家特色餐飲門店客流環比增長約7%。122家酒店民宿推出房價折扣、消費返券、學生贈票等福利,入住率較活動前提升15%,線上預訂量增加10%。
洛陽老城區圍繞老百姓和遊客「吃、住、行、遊、購、娛」這些生活需求,開展促消費活動,就是最大限度讓利於消費者,真心實意為商戶排憂解難,激發市場活力,讓「煙火氣」更旺,「幸福味」更濃。
「一業興,百業旺」,漢服產業帶火老城消費市場
洛陽老城區發布的漢服體驗六大優惠措施,正是當地以「票根經濟」撬動消費的妙筆——穿漢服即可享「吃住行遊購娛」全鏈折扣:品美食可享「一人穿漢服,全桌喝海碧」的暢飲樂趣;民宿平台價直接85折,古風院落拍大片勁省一筆;觀光車費直接對摺,貼心配有點心、礦泉水和應急包,懶人出遊也能輕鬆「躺贏」;購物享受會員價,消費還能白嫖文創禮品……這波漢服帶來的福利,對來老城體驗漢服的全國遊客來說,誠意十足。
老城區是洛陽最早的建成區,歷經三千年未曾斷代,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近年來,當地抓住漢服國潮興盛的風口,大力發展以漢服體驗為代表的新文旅產業,着力推動「漢服+洛邑古城」疊加賦能。尤其在全國4A級旅遊景區洛邑古城布置50餘處體驗場景以供遊客穿漢服打卡,為其贏得了「全國消費新場景典型案例」、全國最受歡迎的漢服打卡地等一系列殊榮。四年前,漢服在這裏還是「星星之火」,如今已呈「燎原之勢」:據統計,全區漢服體驗店從2023年的18家,激增至1360家;僅今年以來,就有218萬人來老城體驗漢服,帶動消費2.8億元,單店月均收入約15萬元,帶動3萬餘人就業。以洛邑古城為核心,一襲漢服火爆「出圈」,不僅火遍全國,更成為洛陽文旅的金名片和最大的引流點。
早在7月底,老城區就靠「十大惠民舉措」燃爆暑期文旅,如今趁熱打鐵,響應商戶與遊客期待,精準注入「六大漢服優惠」這一強心劑,直接把政策疊滿。從「全域惠民」的十大措施到「漢服自由」的六大措施,政策靶向更強、優惠力度更大、受益人群更廣,既是老城區對沖經濟下行和消費淡季的絕招,也彰顯了當地推動文旅長紅和消費常旺的決心與智慧。
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是老城區委書記趙書政帶領全區上下,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將傳統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經濟發展「硬支撐」的縮影。
座談會上,民主街「璟秀漢服」店主全璞回憶:「2022年周末客流量僅三四十人,如今非節假日日均超百人。」漢服聯盟成員「幸福裏」店主補充道:「提振消費措施公布後,日均訂單增長10%,本地客群增長了15%。」
當晚,在洛邑古城帶團的導遊李先生說道:「政策優惠之後,很多遊客主動詢問穿漢服能享受哪些福利,這成了我們推介的新亮點」。旁邊的跟拍師接過話:「暑假就忙得腳不沾地,現在六大優惠一出來,估計秋天也得連軸轉。不少客人會拿着優惠攻略來,指定要去能打折的茶館、民宿拍照,我們的拍攝路線都得跟着『優惠地圖』走。」
對於一個能夠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十大熱門旅遊景區的古城,洛邑古城火爆出圈的「流量密碼」就是漢服。老城區正是抓住這一「流量密碼」,經過對漢服產業從研發到消費全鏈條完整打造,才有了現在老城文旅在全國的江湖地位,成為全國市轄區旅遊綜合實力百強區。趙書政書記在座談會上闡釋深意:「漢服體驗不是服務的終點,而是老城各項促消費政策發力的起點。我們要讓老城漢服在全國持續火爆下去!」
順應民心,就是發展「人民文旅」的關鍵
洛陽老城區把它們發展新文旅產業,推動文旅富民興區的火熱實踐總結為「人民文旅」。這個全國首創的「概念,是當地立足「老城實際、文化實踐、人民需要」提出來的,核心就在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是把群眾的需要、遊客的體驗、商戶的訴求放在首位。而提振消費、激發市場活力,正是將這一理念落到實處的重要抓手。老城區委書記趙書政攜班子成員,以「帶頭、帶領、帶動」消費的務實作風走進市井街坊,主動查找問題、現場推動解決,將「人民文旅」具象為可觸可感的煙火氣和幸福感,真正實現了以消費聚人氣、以服務暖人心、以文旅惠民生。
8月28日下午下班後,洛陽老城區30多名縣級領導悄然走進街頭巷尾的漢服店舖,嚴格遵守「三不三要」原則:不打招呼、不亮身份、不到熟悉店舖;堅持自掏腰包、主動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來一次不打招呼的漢服體驗。在「周禮」漢服店,區委書記趙書政與銀髮遊客攀談:「穿漢服,是不是更有韻味?」老人笑答:「像回了大唐!」從「公務員」到「漢服體驗官」的身份轉換,老城幹部更顯親和力,也讓人們看到了當地一心謀發展的誠意。
當晚漢服體驗結束後,洛陽老城區的領導們熱情邀請當天為他們做妝造的漢服店主圍坐交談,要求市場監管、文旅、商務、稅務等部門加強危機意識和緊迫感,對火爆的漢服市場居安思危,對影響漢服市場發展的問題果斷出手,將惡意低價、「黃牛」拉客、妝造和服務水平等問題現場交辦,切實做到問題不過夜、細節不放過、改進不停步。
這次調研不同於以往實地調研,領導幹部既是觀察者,也是參與者,親身體驗妝造,把自己帶入了遊客的身份和視角,也把自己擺進了平時接觸不到的位置和領域,更能直觀感受到漢服產業發展背後存在的問題。現場一名幹部感嘆:「親身體驗才知道遊客真正在意什麼,別看是一兩百塊錢的事,牽扯到妝造、選片、服務所有環節,這些坐在辦公室永遠想不到。」
促消費活動開展以來,洛陽區委書記趙書政從帶頭自掏腰包,在火鍋店就餐促消費,到深入古城片區「一橫三縱」街巷督辦道路鋪設、管網更新施工進度,再到調研遊客吐槽較多的景區周邊停車和交通問題,這些都是老城領導幹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踐行「人民文旅」理念,主動問需於民的體現。全區黨員幹部正如趙書政書記號召的那樣,以實際行動走進餐館、商超、景區,化身文旅體驗者摸清行業狀態,以實際消費為商戶添信心,形成「幹部敢消費、商戶敢優惠、遊客敢買單」的良性循環。網友對此評價很高:「這樣的領導幹部,真是實打實解決問題的。」
從白天的「隱形調研」到夜晚的文旅「代言」、座談復盤,從幹部帶頭消費到市場煙火升騰,洛陽老城區用一場充滿煙火氣、人情味的實踐證明:老城文旅發展既有「文化溫度」,又有「民生厚度」,領導幹部正以擔當之姿繪就「文旅富民興區」的美好畫卷,讓千年古城在時代浪潮中綻放璀璨光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