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新聞中心召開陝西省專場吹風會。張聰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聰 天津報道)陝西省副省長、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武文罡在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新聞中心陝西專場吹風會上表示,2019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提出「中方願在陝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六年來,陝西認真踐行「上海精神」,聚焦「交流、培訓、示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楊凌示範區農科教資源優勢,不斷加強軟硬件建設,推動基地成為上合農業大家庭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建成投用4.4萬平方米的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為農業交流、技術培訓提供服務保障。

「在中國商務部支持下,我們先後實施農業技術培訓80多期,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2700多名農業官員、技術人員到基地參加培訓。先後派出73批次、190餘名專家,開展小麥、玉米、大豆等13大類115個優良品種的品比試驗,目前已制定作物生產標準7項、生產技術規程10餘部,今年2項雜糧標準在白俄羅斯官方發布。」武文罡說。

武文罡指出,依託楊凌農高會國際合作平台,陝西省舉辦了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展、農業合作與發展大會等經貿活動,上合組織26個國家參展參會。充分發揮農業特色自貿區、綜保區政策優勢,設立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農產品貿易服務平台,200餘家企業與相關國家開展了農業經貿合作對接。持續暢通農業貿易渠道,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設立基地商務代表處,合作共建商品交易中心,連續2年舉辦楊凌農高會海外展。陝西對上合組織國家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進出口額由2021年的6.4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21.4億元,增長超過230%。

武文罡表示,農業始終是上合組織國家交流合作的重點領域,陝西將堅持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在上合組織框架下進一步建好上合組織農業基地,聚焦旱區種業、農業節水灌溉等重點領域,加強務實合作,拓寬培訓覆蓋面、提高培養層次、創新培訓模式,深化農業科技聯合攻關,完善境外園區建設模式,更好發揮基地功能,為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發展、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貢獻陝西力量。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