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即將拉開帷幕,天津已經進入「上合時間」。8月30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天津迎賓館密集會見多位外方領導人。本屆上合峰會有哪些看點?習主席首日會見釋放哪些重要信息?《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01
上合組織 中國印記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一場集體會見中說,「今年將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我期待在天津同各成員國領導人會面,共商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大計。」
24年前,上海合作組織在黃浦江畔宣告成立,是首個中國參與創建、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被稱為「一個改變全球戰略格局的重大事件」。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4年來,不斷成熟壯大,已從6個創始成員國發展成為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6個國家的「大家庭」,包括10個成員國、2個觀察員國、14個對話夥伴,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合作組織。

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出席歷次上合組織峰會,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和主張,推動上合組織行穩致遠,刻下一個個重要印記。
2018年,青島峰會,提出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
2020年,「雲端」峰會,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提出構建「衞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的重大倡議。
2024年,阿斯塔納峰會,提出建設團結互信、和平安寧、繁榮發展、睦鄰友好、公平正義的「五個共同家園」。
02
時隔7年 中國再次主辦上合峰會
去年7月,中國正式接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這是輪值主席國的接力棒第五次傳到中國手中。
回顧這一年的合作日程,「行動」二字是關鍵詞。作為輪值主席國,中國踐行「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的響亮口號,圍繞「可持續發展年」主題,成功舉辦110項重要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在一個多月前的集體會見中,習主席指出,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上海合作組織要看準方向、堅定信心,高效行動、更有作為,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面向未來,上合組織如何更有作為?習主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牢記成立初心,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二是回應人民期待,做深化合作的行動派;三是擔當時代使命,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篤行者。

在即將舉行的天津峰會上,習主席將闡述中方對上合組織弘揚「上海精神」、勇擔時代使命、回應人民期待的新思考新主張,宣布中方支持上合組織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合作的新舉措新行動,提出上合組織建設性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新方法新路徑。
03
峰會序曲:六場雙邊會見
8月30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天津先後會見了6位外方領導人。他們分別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埃及總理馬德布利、柬埔寨首相洪瑪奈、緬甸代總統敏昂萊、尼泊爾總理奧利、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
其中,哈薩克斯坦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埃及、柬埔寨、緬甸、尼泊爾是上合組織的對話夥伴。

會見中,「友好」是一個關鍵詞。
會見埃及總理馬德布利時,習主席提出「三個好」:新形勢下,中埃雙方要做堅定相互支持的好兄弟、深化互利合作的好夥伴、密切多邊協作的好朋友。
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習主席強調「三個不動搖」: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雙方都要始終堅持睦鄰友好的大方針不動搖,堅持開放共贏的大原則不動搖,堅持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大方向不動搖。
會見中,「合作」是一個聚焦點。
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柬埔寨「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建設,中緬經濟走廊重點項目,同尼泊爾加強口岸、公路、電網、航空、通信等互聯互通,同哈薩克斯坦鞏固能源合作基石……不難發現,串連起這一系列重要合作的,正是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
連綿的邊界、交融的歷史、緊密的紐帶,各方將共建「一帶一路」視為升級務實合作的重要機遇。
會見中,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是大家的共識。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80年前,上合組織地區國家及其人民,歷經二戰浩劫,付出巨大犧牲,為正義戰勝邪惡、文明戰勝野蠻作出決定性貢獻。
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習主席指出,「歷史啟示我們,多邊主義、團結合作是解決全球性難題的正確答案。」
這次天津峰會,習近平主席將同其他成員國領導人發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堅持正確二戰史觀,維護二戰勝利成果,世界將再一次見證「上合擔當」。
「中國願同各成員國一道,以今年天津峰會為契機,做實做強上海合作組織,展現新發展、新突破、新氣象。」這是一個胸懷天下的大國的自信承諾。
從黃浦江畔到海河之濱,上合組織將繼續以「上海精神」為炬,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上合力量」。
(來源:央視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