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25日報道稱,據愛知縣警方22日透露,在柬埔寨據點涉嫌參與電信詐騙的29名日本籍人員被捕一案,已波及日本國內多個地區,至少有7個都縣的居民成為受害者。據悉,這29人主要冒充長野縣警方,對受害者實施電話詐騙。
報道稱,受害地區包括東京都、栃木縣、千葉縣、岐阜縣、靜岡縣、愛知縣和三重縣。為此,栃木縣等6縣警方成立聯合專案組展開進一步調查。統計顯示,僅今年2月至5月期間,這些地區因該類詐騙所造成的損失總額高達約14億日元(100日元約合4.9元人民幣)。
警方在偵查中發現,被捕的29人似乎接受一種「星級評定製度」的管理。該制度對涉案人員的詐騙金額進行記錄和排名,形成類似「業績考核」的競爭機制。而這些年齡介於19歲至52歲的電詐人員每天需要從早到晚撥打詐騙電話,以完成「任務指標」。
近年來,日本國內「特殊詐騙」案件激增,社會影響惡劣。所謂「特殊詐騙」,是指犯罪分子冒充親屬、企事業單位人員,或謊稱可獲得醫療費退款等,誘騙受害人交付現金或操作ATM機轉賬。NHK援引警視廳數據稱,過去一年,日本共發生2萬餘起「特殊詐騙」案件,造成損失逾718億日元,金額創歷史紀錄。今年上半年,案件已達1.3萬餘起,損失超過597億日元。
與此同時,日本人參與境外電詐的現象愈發嚴重。自2019年以來,柬埔寨、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地均被爆出有日本人從事詐騙活動。NHK分析稱,自2015年前後,日本警方持續加強對國內詐騙集團的打擊,這些犯罪團夥便將據點外移至東南亞。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