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喬輝、王月)8月25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蒙古國食品農牧業和輕工業部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開幕。本屆博覽會以「深化互利合作 推進合作共贏」為主題,設立高層交流、經貿洽談、人文交流、展覽展示四大板塊,突出區域性、開放性和多元性特點,致力於打造國家向北開放新高地、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新樞紐和東北亞區域合作新支點。由香港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駐京辦)舉辦的「三個中心 一個高地 服務國家戰略 賦能香港未來」主題展覽參加了此次博覽會,備受關注。本次博覽會將持續至8月29日。

中國—蒙古國博覽會(簡稱「中蒙博覽會」)是中國、蒙古國兩國政府共同主辦、面向全球的國際性展會,自2015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4屆。經過多年精心培育,中蒙博覽會已發展成為深化兩國經貿夥伴關係、服務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國際平台,在務實推進中蒙經貿合作、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增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中蒙博覽會展覽展示聚焦實現「國際化、專業化、數字化、品質化」四大突破,展區設在內蒙古自治區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總面積達43200平方米,設置主題展、商品展等,將努力打造「展品有特色、合作有實效、群眾有收穫」的品牌展會。
本次博覽會上,香港主題展區設計以彩色立方體為核心視覺符號,五個不同顏色的展區分別代表「一國兩制」、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以及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展示了香港在上述不同領域的獨特優勢。「回」字型布局象徵着香港是連接國家與世界的樞紐門戶。設計詮釋了香港「三個中心、一個高地」的戰略定位,展現其「服務國家 賦能未來」的蓬勃動能。現場除了提供有關香港金融、航運、貿易領域的最新信息,招賢納才方面的最新政策,還設有特色拍照打卡區,以及航運主題多媒體遊戲。


香港駐京辦主任鄭偉源向記者介紹:「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個展覽,向內蒙古的朋友們介紹香港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領域的優勢與最新發展,以及為吸引高端人才、打造國際人才聚集高地推出的各項舉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個中心 一個高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並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兩地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香港『三個中心』地位的形成,不僅得益於我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身優勢,包括簡單的稅收制度、完善的法律體系、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高效的專業服務等,更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以及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香港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和特區政府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傲人成績:位列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三大經濟體之一,其中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高居全球第二;2024年,母公司在內地及海外的駐港公司數目增加至超過9600家,而香港的初創企業數目增至近4700家,兩項數字均創新高。自2022年底以來,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約51萬宗申請,其中約34萬宗已獲批,超過22萬名人才來港。此外,今年5月30日,33個國家代表在港簽署《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國際調解院總部在港正式成立,充分體現中央大力支持香港建設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一連串的成果凸顯香港的營商環境和競爭力獲得各方認同和肯定。」鄭偉源說。
內蒙古與香港兩地之間的經貿投資關係一直非常密切。香港位列在內蒙古自治區投資的國家及地區中的第一位。截至2024年底,香港累計在內蒙古投資366家企業,投資金額約54.9億美元;內蒙古有66家企業赴港投資,投資總額為40.7億美元,同時還有七家企業在香港上市。此外,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提供資助的內地實習和交流計劃,也有內蒙古的項目,讓香港的青年,加深對內蒙古的認識和了解,加強與內蒙古人民的交流。
香港擁有「背靠祖國 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中央全力支持下,積極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鞏固提升香港「三個中心 一個高地」的競爭力。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與內地緊密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蒙俄經濟走廊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重要經濟帶,貫穿歐亞大陸,為沿線國家帶來巨大的合作空間。內蒙古的企業可善用香港經貿金融和專業服務業的優勢,拓展海外市場,達至互利共贏,貢獻強國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