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李陽波西安報道)榜書亦稱「署書」「擘窠大字」,是中國書法中極具雄渾氣度的藝術形式。自秦代李斯首創以來,歷經兩千餘年歲月沉澱,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 8月23日,「墨象天章·木南榜書與時代對話展」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開幕,此次展覽以「墨象天章」為主題,匯聚了書法家木南近七十載的人生感悟與藝術修為,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關於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視覺盛宴。著名作家賈平凹、文化學者肖雲儒、藝術家傅強、紀實攝影家胡武功等百餘位文化藝術界人士出席開幕儀式並觀展。


讓傳統筆墨煥發出當代生命力
據了解,作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學藝術館、西安曲江賈平凹館館長館長,木南在書法領域頗有造詣,其作品扎根傳統文化沃土,以「處心問象」的敬畏之心擁抱未來。這種藝術實踐延續了「筆墨當隨時代」的文脈,彰顯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的韌性與活力。他將榜書從歷史符號轉化為當代語言,在保留書法本體特徵的同時,注入個體哲思與社會關懷,成為「創造性轉化」的典範。通過原創文句與視覺衝擊,構建起個人的精神空間,激發公眾重新感知漢字之美,回應了「如何讓傳統藝術活在當下」的時代之問。

此次展覽展出的六十餘幅作品中,二十多幅文句為木南先生原創。這些凝聚着個人哲思的語句,藉由榜書特有的藝術表現力,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從「筆啟新元」的創作理念到「雲漢垂象」的天人交感,從「河圖再演」的宏大願景到「風雲立誓」的責任擔當,木南的榜書作品盡顯「魂沸大千」「勢裂層雲」的磅礴氣勢,彰顯出「勢大力沉、氣貫山河」的獨特藝術魅力。六十餘幅榜書佳作,不僅探索了全球化背景下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之路,更引發學界與公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型的深入思考,既是藝術家個人修為的集中展現,也是中國書法走向未來的重要探索,更是對「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生」這一時代命題的有力回應。


賈平凹稱讚木南榜書大氣豪邁
「木南是一位老牌書法家,從上世紀90年代初創辦西安書法俱樂部起,便潛心創作,只是鮮少對外展示。」著名作家賈平凹開幕式致辭中時表示,數三十年來,木南始終關注書壇動態,無論是陝西書壇還是全國書壇的新思潮,都瞭然於胸。他審美水準高、鑒賞力強,且覺悟與心力過人。賈平凹認為,木南的書法作品透着大氣豪邁、強勁瀟灑的氣息,從社會層面看,是對當下一些迷離之風的反對;從個人層面而言,是其近七十年蓬勃生命力的自然流露。而這份責任感,體現在他對藝術事業的堅守中,其積極向上、旺盛健康的生命力與審美力,這正是木南榜書在社會與個人生命層面的意義。

著名學者肖雲儒則用「俠風」「天章」「別材」概括對木南此次展覽的感受。他認為藝術需要突破常規、保有「野味」才能開啟創新之門。木南就像一位俠士,在書法江湖中闖蕩數十年,其作品最大程度保留了內心真實的生命體驗,並以個性化的審美方式轉化為筆墨線條。肖雲儒亦指出,木南作品中透露出渾然天成的生命感,是俠客對山川大地的深情傾訴;「別材」則體現在木南對藝術的獨特理解上,他以獨有的方式解讀世界,通過宣紙筆墨與欣賞者進行生命與審美的深度交流。

自成風格在交流學習中熏習成長
「木南喜愛在大自然中觀察宏大與微小的極致之美,其書法既有大氣磅礴之勢,又演繹出生命的價值與狀態。」著名藝術家傅強將木南比作書法界的武生,認為其創作不拘一格,提筆便能揮灑自如,不刻意講究章法卻自成一派,這正是其個人風格的體現。他表示,木南不僅繼承了榜書「大」與「勢」的美學追求,更將「師古而不泥古」的創作態度融入墨色濃淡與線條剛柔的審美表達中,讓傳統筆墨煥發出當代生命力。「墨象天章·木南榜書與時代對話展」開幕儀式主持人、陝西省交響樂協會會長李夏河指出,書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着千年文明的氣韻與風骨。此次展覽,既是木南對傳統筆墨藝術的傳承與致敬,也展現了其在繼承中創新的探索成果。
據悉,此次展覽將在賈平凹文學藝術館木南一直展至9月7日。「三十多年來,我在與文化界老師們的交流學習中熏習成長。書法方面,我在賈老師身邊耳濡目染,深受影響,其內斂不張揚、倔強硬氣的風格,我尚難企及。」木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榜書展是獻醜之作,問題不少,雖有野勁兒,但正努力向「正規軍」靠攏,希望能得到業界認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