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吳千 哈爾濱報道)「今年主要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也是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其實今年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赫爾辛基最後文件》簽署50周年,且這個文件對於今天的國際形勢,俄羅斯和西方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23日,在第十七屆俄羅斯東歐中亞與世界高層論壇暨第七屆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高層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永全表示,在反法西斯的鬥爭中,中俄兩國人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俄相互支持和戰略配合是反法西斯戰爭歐洲戰場和亞洲戰場勝利的重要保證,兩國人民在歐洲和亞太戰場上的表現決定了二戰最後的勝利。
「進入新世紀,人類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越來越具有全球性質,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打獨鬥的應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和挑戰。在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形勢下,新興經濟體不斷湧現,國際關係開始深入調整,自由主義發展模式積累的問題開始爆發,這實際上是周期的表現。」李永全稱,在慶祝戰爭勝利的同時,我們應該思考歷史,反思歷史上的一些教訓。
李永全表示,面臨環境、氣候、恐怖主義、極端行為等問題和挑戰,想通過策劃危機,通過貿易戰和關係戰謀取資源的運作是沒有前途的,只有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夠擺脫困境,這應該是我們從反法西斯戰爭中得到最深刻的啟迪。
李永全稱,他對中越俄關係有堅定的信心,新時代中國全面發展的主要關係是建立在長遠戰略利益一致的基礎上,中俄之間長遠的戰略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謀求國家的發展。只要中俄不受第三方因素影響的開展合作發展,國家和地區的穩定就有保障,持續和平就有希望。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