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青少年「網絡素養科創探秘營」研學活動啟動。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灣區青少年「網絡素養科創探秘營」研學活動連日來在廣州、深圳、珠海舉行,40名來自粵港澳三地的青少年在廣東省網絡文明素養教育實踐基地、前沿科技企業及「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參訪實踐,在「行走的課堂」裏,感受網絡文明與科技夢想的碰撞。

廣東省博物館是首批廣東省網絡文明素養實踐教育基地之一,孩子們在這裏玩轉AI繪畫,沉浸式體驗MR(混合現實)科技漫遊之旅,一秒穿越古今,解鎖廣府文化歷史密碼。

「特別生動!在廣東歷史文化陳列館學到了很多知識。」香港同學李心頤在她的手繪圖文版研學日記裏還寫下期待:「有機會要再來!」

香港同學楊瀅也說:「這次了解到了書本上沒有的嶺南歷史知識,也感受到了廣東文化的多樣性。」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唐家古鎮」,孩子們參觀了唐家灣鄉思館、珠海留學文化館。這裏展陳豐富多元,有實物有史料,還可以利用AI技術「跨越時空」,讓大灣區青少年們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維度沉浸式了解歷史,感受嶺南百年古鎮與華僑之鄉的文化底蘊。

看機器人無人機 感受未來的模樣

在廣州億航智能,孩子們坐進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這是一種不需要飛行員的載人垂直起降航空器。孩子們好奇的同時亦「腦洞大開」,無人機「可不可以把外賣送到天界」、「能不能幫我搬家」?一系列發問引發無人機未來應用的新遐想。

三地青少年參觀體驗億航智能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受訪者供圖

在深圳優必選,粵港澳少年們湊到不同機器人面前,看它們秀「絕活」,有能陪老人聊天、幫家長帶娃、幫做家務的家居機器人,有能在展廳引路、講解的機器人,還有頗受現場孩子們歡迎的智能貓砂盆、智能除草機。「科技猶如一雙雙隱形的手,把生活中瑣碎的皺褶撫平。」來自廣東的陳思言感嘆。

青少年與機器人對話。受訪者供圖

在珠海金山軟件的金山創想館,孩子們參觀了12個未來科技寓言場景,涵蓋AI、VR、AR、元宇宙、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在「程序員星空牆」下,孩子們圍坐一圈,靜靜聆聽着行業先驅和領軍人物的故事。

行走的課堂 增進三地學子友誼

粵港澳三地的青少年紛紛表示,在這段研學行程裏,邊走邊學,增長了學識,也增進了友誼。

香港同學陳子童說,感受了嶺南文化的美妙,也探索了前沿科技的酷炫,穿越古今之間,「我對未來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憧憬。」

來自澳門的鄭琪穆同學說,這幾天不僅探尋了歷史,更開拓了眼界。「平時很少接觸無人機、AI機器人,這次親眼看到,十分震撼!」

「研學收穫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對科技浪潮的真切觸摸,我感受到了現代化高科技的蓬勃氣息,有一種『未來已來』的實感。」來自澳門的吳彥航同學感嘆。

此次活動由廣東省委網信辦、省文明辦、省港澳辦、省教育廳主辦,南方都市報承辦。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