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子走進內蒙古蘇尼特左旗聆聽「草原最美額吉」感人故事。

(香港文匯網實習記者鍾雨莙、梁宇生內蒙古報道)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的83歲老人都貴瑪,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草原最美的額吉」,她與28個「國家的孩子」的故事曾感動了無數人。8月18日上午,參加2025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活動28名蒙港學子,一同走進蘇尼特左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聆聽「草原最美額吉」感人故事,在草原深處的溫暖記憶中,感悟各民族血濃於水的手足深情。

教育基地內,一組記錄着都貴瑪事跡的展區格外動人。上世紀60年代,這位蒙古族母親義無反顧收養了28名上海孤兒,用草原乳汁撫育他們長大成人。展櫃裏泛黃的小棉襖、磨損的奶瓶,以及孤兒們成年後與「額吉」的合影,讓學子們駐足良久。工作人員講述,當年牧民們用勒勒車接回孤兒,蒙古族家庭爭相撫養,用心共護孩子成長,譜寫了跨越地域與民族的愛心篇章。

蘇尼特左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為主題,通過文物陳列與實景再現,展現着發生在蘇尼特左旗的溫暖故事。此次參訪讓蒙港學子深刻認識到,民族團結是草原發展的基石,更是國家發展的動力。草原額吉與孤兒的故事讓大家動容,這份超越民族的大愛,正是民族團結最生動的寫照。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