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王毅於8月18日至20日應邀訪問印度並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晤。這是王毅時隔三年多再次訪問印度,透過他在訪問期間提到的三個時間點,外界或可更好讀懂此訪的意義。

時間點一,去年10月。
此訪中,王毅在多個場合提到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在喀山的會晤。那場會晤中,兩國領導人引領雙邊關係重啟再出發。雙方同意,兩國外長和各層級官員開展對話,推動兩國關係早日重回穩定發展軌道。
近段時間以來,中印互動頻密。印度國家安全顧問、中印邊界問題印方特別代表多瓦爾,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印度外長蘇傑生先後來華。有分析指出,王毅此訪是雙方互動的延續,有助於進一步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
此訪中,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雙方進一步認為,要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中印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雙方還同意探討重啟各類政府間雙邊對話交流機制、盡早恢復中國內地和印度直航航班、採取具體措施為兩國經貿投資流動提供便利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在受訪時表示,中印領導人喀山會晤後各層級交往對話逐步恢復,此次達成的10項成果具體而有操作性,延續了近來對話合作務實的特點,體現出雙方進一步改善關係的積極意願,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印關係發展提供具體路徑。
時間點二,75周年。
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中印關係經歷起伏,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如何推動兩國關係行穩致遠是一道需妥善作答的問題。
王毅在同蘇傑生會談時表示,雙方要認真汲取75年來的經驗教訓,樹立正確戰略認知,「視對方為夥伴和機遇,而不是對手或威脅」。蘇傑生也說,印中改善彼此戰略認知十分重要。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認為,正確戰略認知是指導中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雙方只有錨定正確關係定位,在未來交往中才不會偏離合作的主航道。
邊界問題是中印關係中的敏感問題。此訪中,雙方就開展常態化管控、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妥處敏感點位等形成新的共識。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達成的10點共識之中,就包括在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框架下設立工作小組等切實舉措,以及分享應急水文信息、重開傳統邊境貿易市場等務實合作內容。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說,10點共識為更好解決邊界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其中對跨境河流合作、邊境貿易的關注體現了對維護邊境地區長治久安、增進民生福祉的考量,對推動中印關係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時間點三,80周年。
80年前,聯合國宣告成立。國際形勢風雲變幻,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成為國際秩序穩定的重要基石。當今世界,單邊霸凌行徑大行其道,自由貿易和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作為毗鄰而居的兩大東方文明和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印如何攜手共迎挑戰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中印外長會談時,王毅以聯合國成立80周年為契機,呼籲中印「為最廣大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作出表率」。蘇傑生表示,印中應共同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性。雙方還把弘揚多邊主義,加強在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的溝通等內容寫進10項成果。
受訪專家認為,中印發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的積極信號,不僅為改善雙邊關係拓展空間,也符合國際社會普遍期待。
10項成果還為兩國在多邊機制中的協調合作作出安排,提及印方重申全力支持中方擔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工作、中方支持印方主辦2026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
錢峰稱,上合組織、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都是全球南方國家致力於構建更加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努力,在這些框架下,中印已形成基礎合作機制。雙方進一步密切協調,將對全球南方聯合自強、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產生積極影響。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