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彭博社周一(8月18日)報道,英國今年5月率先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過了3個多月,英國鋼鐵業者的輸美鋼品仍面臨25%關稅,兩國此前達成的零關稅至今仍未落實。日本、歐盟和韓國一個月前也先後宣布在汽車關稅上取得寬減,但同樣至今未付諸實施。除鋼鋁產品面臨50%關稅外,日韓和歐盟的汽車仍面臨25%關稅。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上周五表明,希望美方能盡快簽署行政命令,他透露日本一間汽車製造商因關稅,每小時損失高達1億日圓(約528萬港元)。在韓國,即使最終關稅降至15%,但主要車企現代和起亞今年仍可能面臨高達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額外成本。
據美國彭博社周一(8月18日)報道,英國今年5月率先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過了3個多月,英國鋼鐵業者的輸美鋼品仍面臨25%關稅,兩國此前達成的零關稅至今仍未落實。日本、歐盟和韓國一個月前也先後宣布在汽車關稅上取得寬減,但同樣至今未付諸實施。除鋼鋁產品面臨50%關稅外,日韓和歐盟的汽車仍面臨25%關稅。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上周五表明,希望美方能盡快簽署行政命令,他透露日本一間汽車製造商因關稅,每小時損失高達1億日圓(約528萬港元)。在韓國,即使最終關稅降至15%,但主要車企現代和起亞今年仍可能面臨高達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額外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