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五(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長達約3小時會晤。在其後的聯合記者會上,雙方表示會晤「具有建設性」、「富有成果」,但未就俄烏停火等問題達成任何協議。普京在記者會最後用英語相約特朗普「下次在莫斯科」會面。

普京指出,雙方的談判在富有建設性和互相尊重的氛圍中進行,他援引歷史闡述俄美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性。普京承認俄美高層會晤已有4年多未舉行,雙方關係跌至冷戰以來最低點,這對兩國乃至整個世界都不利。


普京稱俄美經貿投資合作潛力大
普京肯定美政府及特朗普有意解決俄烏衝突,讚揚其願深入了解衝突發生的根本原因和問題本質。他重申在烏發生的事情,是關乎俄國家安全的根本威脅,並稱烏是與俄有共同根源的兄弟,發生的一切對俄而言都是悲劇與切膚之痛。普京要求俄方的「合理合法」擔憂必須被納入考慮,同意特朗普有關必須確保烏安全的表態,指願為此共同努力。普京亦警告烏和歐洲各國的領導不要設置障礙,不要試圖透過挑釁或幕後陰謀,破壞即將取得的進展。

普京亦稱特朗普重回白宮後雙邊貿易額開始增長,俄美有巨大的經貿投資合作潛力,在北極圈、能源、數碼、高科技和太空開發等都可為彼此提供機遇。普京又指,若特朗普在2022年擔任美總統,「就不會有這場衝突」。
澤連斯基周一訪美與特朗普會面
特朗普在記者會的發言較普京稍短,但同樣承認會談富有成效,指雙方在很多方面達成一致,但仍存在數個重要問題,因此未有達成協議,特朗普亦表達對提升雙邊商業合作的期待。在記者會將結束時,特朗普對普京表示感謝,說兩人「或許很快會再次見面」,普京則用英語回應說「下次在莫斯科」,特朗普表示他覺得「這可能發生」。兩人在各自發言後離開記者會,未有回應傳媒提問。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會晤結束後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澤連斯基表示兩人對話超過一個半小時,他將於周一到訪華盛頓與特朗普會面,稱烏已準備好具建設性的合作,並支持美俄烏三方會晤,強調歐洲在任何階段都應能參與對話。特朗普亦向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北約秘書長呂特及英法德等國家的領袖,說明美俄峰會情況。
歐洲多國和歐盟領導人隨後發表聯合聲明,表達對特朗普斡旋俄烏停火的支持,要求下一步談判須包含澤連斯基。聲明亦要求烏須獲得切實的安全保障,且明確提出俄不能對烏加入歐盟和北約擁有否決權。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特朗普和歐洲領導人在通話中,討論在北約之外為烏提供類似於北約第五條的安全保障,該條款確立北約集體防禦原則。一名歐洲官員透露,歐洲和美國均對此表示支持。特朗普這一表態與他此前言論再次相悖,他之前曾就戰後烏安全保障一事稱,「我不會作出過高的安全保障,我們會讓歐洲來做,因歐洲是近鄰。」
特朗普給會晤打滿分 美前國安顧問:普京贏了
特朗普上周五(8月15日)與普京會晤後,接受美國霍士新聞的專訪,他給此次會晤「打滿分」。特朗普亦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喊話,稱俄烏停火協議能否達成取決於烏克蘭。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博爾頓評價此次會晤,稱「特朗普沒有輸,但普京顯然贏了」。
特朗普在訪問中稱讚普京「非常真誠」想要解決問題,希望達成協議。主持人漢尼提問到特朗普若以10分為滿分,將如何給此次會晤打分。特朗普給出10分滿分,解釋此次會晤證實兩個核武大國領袖可以進行合作。
促烏總統達成協議
特朗普被問及對澤連斯基有何建議,他立即回答「達成協議」,並指俄是個大國而烏不是。他又稱目前美俄仍未達成任何協議,但拒絕透露細節,只表示已取得不少進展,當中雙方基本同意俄烏交換領土,以及美國為烏提供安全保障等問題。特朗普稱,「我們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但烏必須同意,澤連斯基必須同意」,還稱歐洲國家也要「參與一些」。
特朗普亦表示將安排美俄烏三方會晤。他此前曾表示若與普京談得不順利,將推動一系列針對俄的制裁措施,但特朗普在專訪中說,「我可能在兩三周後考慮這問題,但現在不必考慮。」
博爾頓對特朗普和普京會晤發表評價,指特朗普雖然沒有輸,但普京明顯贏了,「除了會談,特朗普什麼也沒有得到。普京逃過了制裁,沒有面臨停火,下一場會談也未敲定。普京達成了大部分目的,而特朗普取得的成果很少。」
俄官員:持續與美建立關係
俄羅斯最高經濟特使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俄方在阿拉斯加受到美方「非常好」的接待,並說儘管遭遇阻力,兩國將持續建立關係。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德米特里耶夫說:「在阿拉斯加舉行的美俄高峰會肯定具有成效。我們討論了很多議題,並達成許多共識。其中有些問題有待達成共識,美國總統特朗普勾勒出美俄巨大的經濟合作潛力,這一點絕對非常重要。」德米特里耶夫同時表示,「儘管遭遇很多阻力,我們將持續建立美俄關係,我們將繼續強化美俄關係。」
特朗普高規格歡迎普京 邀同坐「野獸」總統專車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五(8月15日)抵達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美方舉行高規格歡迎儀式,與今年2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美國的待遇,形成強烈對比。

B-2轟炸機帶領編隊上空飛越
特朗普與普京當天上午各自乘專機抵達會晤地點的機場。在上午11時許,特朗普和普京先後走下舷梯。特朗普在紅地毯上鼓掌迎接普京,兩人握手寒暄。兩人在停機坪會面時,身後停放了4架F-22「猛禽」隱形戰機,一架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帶領美軍戰機編隊,從上空呼嘯而過。

特朗普與普京其後一同登上標示「阿拉斯加2025」的平台,再次握手合影,但未有回應現場媒體提問。兩人隨即一同乘坐外號「野獸」的美國總統專車前往會場。《紐約時報》提到,普京的專車一早在停機坪等候,這代表雙方事先沒有商量好讓普京乘坐特朗普的專車。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指出,冷戰後的美俄元首會晤中,雙方從未採用過「同車前往會場」的安排。CNN還提到,特朗普在與外國領導人會晤時,通常會在開場時說很多話,但此次卻沒有。
會晤形式臨時變「三對三」
此外,雙方此前發布的消息顯示,特朗普與普京將先在翻譯陪同下進行一對一會晤。但白宮在會晤開始前通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和俄外長拉夫羅夫、總統助理烏沙科夫亦將加入,形式變為「三對三」。
美媒對美方歡迎儀式的解讀各異。CNN指出,鋪紅地毯通常表示尊敬,兩側停放美軍先進戰機卻是一種武力展示。近年來部署在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的美軍F-22戰機經常起飛,攔截進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的俄軍遠程轟炸機和戰機。一些美國軍事媒體指出,F-22戰機和B-2轟炸機都是美國在冷戰期間為對抗蘇聯而研發。但《紐時》強調,戰機編隊飛行、同乘一輛車、鼓掌迎接等,都顯示特朗普高規格歡迎普京抵達美國。
美研採用俄核動力破冰船開發阿拉斯加天然氣
路透社引述3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內部已討論採用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以開發阿拉斯加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
美俄近期針對烏克蘭問題展開的協商,也包括商業合作討論。特朗普正推動將阿拉斯加北部的天然氣輸送到亞洲買家,預計投資規模達440億美元(約3,443億港元),鋪設一條長達約1,300公里的管道輸送液化天然氣,以減少亞洲買家對俄天然氣的依賴。
然而阿拉斯加偏遠地區的基礎設施有限,且天氣條件惡劣,需要核動力破冰船運輸建築材料和設備。俄擁有全球唯一一支核動力破冰船船隊,這些破冰船在維持能源和貿易戰略要道的北極航道全年通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另一個同樣瞄準亞洲市場的項目是基拉克液化天然氣,這項目計劃每年出口400萬公噸液化天然氣。項目創始人特雷德威爾表示,美國液化天然氣項目採用任何經美政府批准的國家的破冰船並不罕見,「但我們並未特別要求這麼做」。
【匯眼天下】特朗普假和平真做騷
文/郭燁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阿拉斯加會談結束,自詡為「交易大師」及「和平締造者」的特朗普在接近3小時的會談中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成果,只能以「有協議之前就是沒有協議」這種自欺欺人的說法給自己找台階下。事實上,除了特朗普本人之外,世上應該沒有幾個人會對這次會談有什麼期待,因為客觀上來說,俄羅斯和烏克蘭當前都沒有任何談和甚至停火的動機,「結束俄烏衝突很輕易」就像「貿易戰很易贏」一樣,從來都只是特朗普的一廂情願而已。
從大選期間揚言「24小時內結束衝突」,到上任後為此先後脅迫烏克蘭(礦產協議)和俄羅斯(加碼制裁),特朗普至今都還沒搞清楚的一個事實是,無論俄烏現階段都沒有談和或停火的迫切性。對普京而言,無論是政治、軍事或經濟上,俄羅斯都完全有能力打下去,確保烏東四州是基本,擴大戰果則是多多益善,應酬一下特朗普、打開外交缺口是可以,但沒必要認真對待;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而言,烏克蘭也不是打不下去,起碼人力物力還沒完全枯竭,軍事上沒必要、政治上更沒有空間在此刻割地求和,除非澤連斯基打算餘生都背上賣國賊的臭名。
換言之,俄烏停戰完全就成為了特朗普的「個人事業」。政治上,特朗普早就將「結束俄烏衝突」與MAGA掛鈎:為了MAGA所以需要減少甚至停止援烏、從烏克蘭抽身;為了MAGA所以需要拉攏俄羅斯、拆散中俄以圍堵中國。俄烏一日不停火,特朗普就無法向MAGA支持者交代,在「愛潑斯坦檔案」危機後,特朗普在明年中期選舉前已經承受不起MAGA陣營內另一次內鬥。
不過特朗普堅持調停俄烏衝突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他自己。自從重返白宮後,特朗普在貿易戰等重大政策上處處碰壁,甚至落得「TACO」的稱號,為此他不得不把自己化身成「調停專業戶」,好證明「交易大師」寶刀未老。從印巴衝突到伊以緊張局勢,從非洲剛果盧旺達,到泰柬邊界糾紛以至最近的亞阿和議,特朗普頻頻介入國際衝突,先不論這些所謂「調停」有幾分能夠真正解決根本矛盾、所謂「協議」能維持多久,總之特朗普就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在這次會談前,特朗普又被揭發私下向挪威政府施壓,要求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他。特朗普對諾貝爾和平獎的渴望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這既是為了他個人的虛榮心,也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得上前任奧巴馬這位眼中釘。說到底,特朗普調停俄烏衝突,就是為了達成協議那一刻的虛榮感,就是為了要給自己帶來一面諾獎獎章,他的「和平外交」不是為了真的和平,只是一場又一場演出,是為了他個人政治利益和毫無意義的自尊心及虛榮心所服務。
無論是俄烏衝突還是國際上任何衝突,世界需要的是多邊、持久且公平的和平解決方案,而非為了個人野心而達成的單邊主導調停,特朗普絕不會是俄烏長遠和平的答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