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中國大熊貓保護成效顯著,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在秦嶺大熊貓基地,可以見到目前全球唯一的人工圈養棕白色大熊貓——「七仔」。

央視新聞圖片

我國圈養大熊貓種群已突破700只

目前,我國圈養大熊貓種群已突破700只。作為熊貓圈裏的「大明星」,「七仔」吸引了不少遊客。

在秦嶺大熊貓基地,有好多「七仔」的周邊公仔文創,各種造型可以看出,「七仔」多麼有趣。

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熊貓主要分為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兩個亞種。「七仔」是秦嶺亞種,如今生活在秦嶺大熊貓基地內的四寶科學公園。

這裏不僅是「七仔」家族的家園,還生活着朱䴉、金絲猴、羚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名副其實的「四寶」樂園。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央視新聞圖片

「七仔」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在佛坪保護區度過,這段珍貴經歷被眾多科學家和志願者見證。野生動物攝影師裴竟德便是其中之一。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野生動物攝影師 裴竟德:「七仔」在熊貓谷,大概十多年前,我覺得那個時候它就像一個小夥子,純粹、稚嫩,特別可愛,現在已經成熟穩重。

成熟穩重的「七仔」也有多面性。

央視新聞圖片

網絡上曾流傳一段有趣的視頻:一隻名叫「阿寶」的大熊貓隔着護欄不斷「挑釁」,結果被「七仔」一口咬住耳朵,瞬間成了「V字耳」。

央視新聞圖片

別擔心,這只是熊貓之間特有的玩鬧方式,雙方都安然無恙,現在也相處融洽。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野生動物攝影師 裴竟德:「七仔」現在16歲,它的魅力我覺得正是它的巔峰時刻。

獨家鏡頭見證秦嶺生命律動

一組影像拍攝於2021年至2023年。春天的秦嶺白雪皚皚,發情期的野生大熊貓卻已上演火熱的「比武招親」。裴竟德用兩件迷彩雨衣搭建起簡易掩體帳篷,早早守候在一隻雌性大熊貓附近。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野生動物攝影師 裴竟德:簡易的掩體帳篷就是四面透風,地形非常陡,人稍微一鬆勁就朝下出溜兒。我就在斜坡上面挖一個坑保持穩定,這種狀態非常煎熬。一天,兩天,三天,終於拍到了激動人心的畫面。

雌性大熊貓爬到樹上,將愛情的「信息」散發出去,附近的雄性大熊貓爭先恐後地趕來,聚集在周圍。雌性大熊貓時而默默觀察樹下的動靜,時而「梳洗打扮」。

三天後的月夜,真正的較量開始了。四隻雄性大熊貓激烈角逐,嘶吼聲震徹山谷。這些畫面是目前記錄秦嶺野生大熊貓交配行為中較為清晰、完整的影像,為研究其生物繁衍提供了寶貴資料。

回訪秦嶺拍攝地

再次親密邂逅野生大熊貓

作為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秦嶺茂密的竹木、箭竹林是大熊貓天然的「庇護所」,卻也讓人寸步難行。很多時候,隊員們只能手腳並用,匍匐穿行。小心翼翼地爬過一片竹林後,久違的老朋友終於「如約而至」。

今年,作為我國首批國家公園之一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已正式建立超過1000天。這片跨越陝西、四川、甘肅的保護地,為「國寶」大熊貓及其同域分布的萬千生靈構築了更完整、更系統的生態家園。二十多年扎根秦嶺深處的裴竟德和他的團隊,早已把這裏當成了第二個家。在他的鏡頭裏,秦嶺的群山愈發蔥鬱,珍稀動植物的身影也日益頻現。

央視新聞圖片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野生動物攝影師 裴竟德:把中國的生態保護傳達給全世界,我感覺特別開心。尤其是十多年來,我們國家的生態保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野生動物攝影師,趕上了最好的時代。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