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門,仿生人形機器人酒保「希爾」和「小柒」熱情迎客;環顧店內,全機器人樂隊嗨唱不停,5位金屬「搖滾達人」身姿隨節拍律動,真擔心下一秒螺絲震得「滿天飛」……

這不是電影裏的科幻場景,而是北京首家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落地亮相的真實一幕。「玩噱頭」還是「動真格」?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前夕,記者提前探店「色香味」。

——科技色,撲面而來。「機器人焰究所」位於北京經開區的機器人大世界旁,目前已匯集各類成熟機器人產品20餘款。走進店內,全息風扇導覽裝置營造強烈科幻氛圍,光影交錯間,轉角就有機器人相遇。

仿生人形機器人酒保「希爾」和「小柒」熱情迎客。(新華社)

等餐期間,顧客可以和恐龍機器人、雕刻機器人互動,看回收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穿梭忙碌。沿餐廳通道右轉,仿生人形機器人「蘇軾」「李白」正「坐鎮」趣味互動空間。從東坡肉的烹飪秘訣到燒雞的另類吃法,兩人展開了一場「舌尖上的辯論賽」。不遠處,科學家「牛頓」正科普菜肴烹飪背後的科學原理,通俗易懂地講述電磁學、能量守恒定律等科學理論。

——科技範,親測真香。記者注意到,這家餐廳的菜單和菜品經過特別設計,點餐菜單被稱為「主控進食系統」,牛肉和雞肉漢堡套餐已命名為「Alpha|芯核牛堡動力模塊」和「Beta|雙核智能雞堡組件」。如果顧客已經吃過正餐,不妨體驗煎餅、烤串、咖啡、奶茶等小食飲品,也全部出自「硅基大廚」之手。

人形仿生機器人「蘇軾」「李白」上演脫口秀。(新華社)

科技美食背後,還有着不少動人的科創故事。以煎餅機器人為例,想讓機械臂完成麵糊攤開、翻面,放完調料後再捲起來的操作,過程看似簡單,但研發人員為了實現它卻歷時數年,期間畫了上千張圖紙,申請了百餘項產權專利,測試使用了近萬個零部件,才能達到接近人工的熟練效率和穩定品質。此外,利用自動化設備進行商品制售,屬於餐飲領域新業態,想要合法合規落地推廣,也得益於政企合作,探索監管試點創新的「幕後加持」。

——科技味,留有回味。「這不是一家簡單的餐廳,它其實是我國機器人產業在餐飲服務領域集中落地的示範應用場景。」北京亦莊機器人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機器人焰究所」負責人孫玲向記者坦言,機器人研發是高精尖技術的「集大成者」,但比研發更難的是商業化落地。餐廳希望發揮創新平台作用,為更多機器人企業提供場景實驗和數據抓取機會,使產品從好玩、好看變得真正好用。還有一層重要意義,就是讓公眾零距離感受到「未來已來」的科技生活,為小朋友們種下「尊重科學,熱愛創新」的知識種子。

全機器人樂隊嗨唱不停。(新華社)

人機互動、智能導覽、餐飲服務……五花八門、各具特色的機器人齊聚一堂。記者了解到,「機器人焰究所」將於8月8日開幕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正式宣布對外營業,屆時公眾可提前預約,感受「舌尖上的科技之旅」。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