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走進甲午戰爭博物館。(記者殷江宏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殷江宏 威海報道)8月1日,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踏上威海劉公島,先後參觀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定遠」號紀念艦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培訓基地。作為甲午海戰的主戰場之一,劉公島的每一處遺蹟都鐫刻着近代中國的屈辱與抗爭,讓香港學子深切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民族的堅韌,立志未來為國家發展一展所長,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港生參觀「定遠」號紀念艦。(記者殷江宏攝)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是以中日甲午戰爭為主題的綜合性歷史展館。該館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彭一剛設計,建築融合北洋海軍艦船造型與將領塑像,曾獲評「20世紀中華百年建築經典」。透過斑駁的文物、還原的場景,香港學子在這場沉浸式的歷史課堂裏,直觀觸摸到戰爭留下的深刻創傷,在心底激蕩起強烈的民族共鳴。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走進甲午戰爭博物館。(記者殷江宏攝)

來自香港仁愛堂田家炳中學的梁豐表示,以前對甲午戰爭只是課本簡短的介紹,此次參觀對那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認知。當歷史的沉重與當下的安寧形成鮮明對照,他愈發懂得今日的和平來之不易,「侵略是一種很可怕的思想,這讓我更為理解國家提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遠意義」。

「我看到很多普通民眾被日本士兵凌辱後投井身亡,這些無辜的百姓被戰爭裹挾的悲慘命運,讓我震撼又心痛……」沙田培英中學黃芷晴表示,通過此次參觀,更深刻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尤其對普通老百姓的傷害,「我們這些後人不應該遺忘這場戰爭,而是應該把它銘記在心裏」。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走進甲午戰爭博物館。(記者殷江宏攝)

「甲午戰爭的殘酷和悲壯,讓我對中國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來自香港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的吳映彤表示,「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戰士們在前線浴血奮戰的照片,讓我真切體會到,如今國家的繁榮昌盛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必須要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長大後也要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其看來,正因昔日國力孱弱,才屢遭外侮;如今國家日益繁榮昌盛,方能守護人民安寧、托舉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