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治理中,建築垃圾處置容易出現「審批繁、清運亂、監管難」的問題。安徽省肥西縣城管局創新推出合肥市首個「建築垃圾消納」微信小程序,通過數字化手段重構治理流程,實現建築垃圾全周期智慧化管理,為推動城市管理向「服務型、精細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範式,助力肥西縣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階,持續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破「審批繁瑣」,指尖申請,省時省力。傳統模式下,建築垃圾清運需多次往返部門提交材料,審批流程冗長。該小程序提供「一鍵下單」功能,居民、商戶、物業等產生方可隨時隨地在線提交清運需求。系統後台自動受理並智能派單,平均響應時間不超過2小時,實現「申請即受理」。此模式大幅簡化流程,顯著提升辦事效率,有效解決了群眾「找車難、議價難」的困擾,讓辦事體驗更便捷、更省心。
治「清運無序」,整合資源,規範服務。針對清運行業存在的車輛資質混亂、服務標準不一等問題,平台嚴格篩選並整合16家合規運輸公司、106輛專業車輛資源,構建「優質清運力量池」,解決市場散亂、資質不明、服務參差、價格不透明等問題。用戶下單後,平台統一指派接單公司的車輛,按約定時間、標準規範上門,提供「一鍵下單、上門即收」的標準化服務。通過高效調度和統一規範管理,形成了透明、有序的清運市場,有效杜絕了「亂要價、難溝通、搬運差」等現象,切實保障了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補「監管缺位」,全程追溯,精準管控。該平台創新實施「一碼溯源」管理,為每單生成唯一溯源碼,貫穿「產生源-運輸線-處置場」全流程。運輸車輛定位、軌跡及末端處置信息實時可查,為精準執法提供依據。平台運行以來,已累計受理項目申請602個,規範處置建築垃圾達151,404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偷倒亂倒,實現了垃圾從源頭到末端的閉環化、透明化管理,徹底堵塞了監管漏洞。(朱順傑、通訊員柯雅琴、唐泓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