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匯智庫進駐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記者帥誠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帥誠)氫能源驅動的兩輪車、通過AI識別的養老安全維護系統、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智能樂器……7月31日,「創響灣區・就約盛夏」第三屆暑期港澳青創嘉年華繽紛日活動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舉辦,來自「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香港科學園、香港數碼港、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等超100家優秀創業項目,在現場與上下游企業、投融資機構面對面溝通,拓展項目市場、對接商務資源,為項目落地按下加速鍵。

「AI賦能雙引擎」發布。(記者帥誠 攝)
第三屆暑期港澳青創嘉年華繽紛日活動現場展出的港澳項目。(記者帥誠 攝)

在「AI賦能雙引擎」發布環節,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運營機構總裁陳山介紹了基地通過打造「AI共創聯合試製平台」和「AI的產業服務平台」等,為優秀項目提供加速孵化、驗證產品、拓展規模的強大引擎和低成本試驗場,幫助創業項目進行「科創力、商業模式、技術力」的精準評價,有效指導創業項目對緊迫需求進行精準地資源匹配,從而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及優質項目培育的精準度和成功率。

在活動當天,香港明匯智庫也正式進駐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下稱「基地」),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明匯智庫主席曾智明認為,該基地是面向港澳青年鋪設的一條融灣之路,也是灣區的龍頭基地,政策、服務、資源、場景、夥伴一應俱全。「未來智庫將在基地組建服務團隊,舉辦講座、工作坊、研討會等活動,形成覆蓋整個大灣區的香港青年服務網絡。」

香港創業項目養老安全維護系統。(記者帥誠 攝)
香港創業項目氫能兩輪車。(記者帥誠 攝)

現場,明匯智庫還發布了《大灣區青年AI的感知及應用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AI產業發展迅猛,具備政策推動、算力建設、人才培育以及多企業落地的強勁動能。明匯智庫項目主管黎達成在解讀報告時也指出,「當前大灣區部分青少年對AI認知和應用方面還存在一些誤區﹐AI在提升中小企業效能方面依然存在應用落差,原因包括人才供給不足、技術認知弱、法律配套不完善等。」對此,明匯智庫提出十項政策建議,希望區內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強化青年對AI的認知和技能培養﹐以促進粵港澳三地青年攜手科創共同進步。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