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瑩茵)27日晚,河北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辦的「樂動冀港情 青年燕趙行」交響音樂會上,香港青年愛樂樂團與河北交響樂團的聯袂演出引發關注。樂團創團總監林啟暉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河北之行既是兩地青年的音樂交流,更是香港青年了解內地歷史文化、深化國家認知的重要契機。
「這是香港青年愛樂樂團首次來到河北,與河北交響樂團的合作意義特殊。」林啟暉介紹,本次交流將呈現兩場音樂會,除石家莊站外,還將在衡水保利劇院演出。作為一支扎根香港十餘年的青年樂團,其成員以高中生和大學生為主,多數人此前從未到訪河北。
此次演出曲目特意突出中西文化交融特點,既包含《中國第一交響序曲》等內地作品,也涵蓋柴可夫斯基的經典曲目。林啟暉解釋:「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河北是歷史文化名城,通過這樣的曲目組合,能呈現兩地文化特色的交融,這是音樂交流的獨特優勢。」
作為香港「百萬青年看祖國」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此次河北之行不僅有音樂演出,更包含豐富的歷史文化研學內容。林啟暉介紹,團員們將走訪石家莊、衡水、保定等地,了解當地風土人情與發展建設,重點結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安排觀看《地道戰》電影及參觀冉莊地道戰遺址。
「河北在抗日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道戰是這段歷史的生動見證。」林啟暉認為,對香港青年而言,書本上的歷史知識遠不及實地參觀來得深刻,「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能讓他們更了解這段歷史。」
林啟暉強調,音樂交流是促進兩地認知的重要載體,「本次音樂交流活動的舉辦,通過媒體和自媒體的宣傳,能促進香港市民對河北的文化與發展的了解,這是雙向的文化傳播。」他表示,樂團一直重視對團員的教育,此次交流正是希望團員們在藝術實踐中開闊眼界,「不僅提升專業能力,更能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和發展現狀的了解,這對青年的『文化回歸』至關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