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記者馬靜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馬靜 李暢 北京報道)27日下午,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在這裏,透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段段震撼的影像、一張張精彩的圖片,參訪團的香港學子們系統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奮鬥的歷史,並切實增進了自身的家國情懷,立下報國之志。

作為一座永久性、綜合性的展覽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第一次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從召開黨的十八大到邁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跟隨講解員細緻的介紹,香港同學們也沉浸式地走進了那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歲月之中。在港澳回歸展區,同學們紛紛駐足觀看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影像,又拿出手機拍攝香港基本法多種印刷版本、交接儀式程序表等多種展品。

港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記者馬靜 攝)

在展覽館觀看《長征》短片時,不少同學為之動容。仁愛堂田家炳中學鄭詩凡說,一座黨史館,一部奮鬥史,通過參觀黨史館,對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理念了解更加透徹,讀懂了共產黨如何為人民謀取幸福生活。「看到長征路上革命先輩用雙腳丈量兩萬五千里長征,深刻認識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前輩換來的。作為新一代香港青年,我們應為中華人民求幸福、為中國復興謀出路。這次參觀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內心不由得湧起為祖國效力的壯志,希望能為祖國貢獻力量。」

短片提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在鄭詩凡看來,她們這代青年的長征路就是努力學習,發揮所長,報效祖國。「比如我自己很喜歡中華文化,我將來想做一名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港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記者馬靜 攝)

同學們還走進黨史館飛越中國影院,通過5D技術沉浸式觀影,在駕駛艙中飛越革命聖地,俯瞰大美中國,飛臨「中國車、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等重大工程,並跟隨嫦娥號登月、蛟龍號潛海等模擬場景,直觀感受我國各項科技成果。觀看完影片後,廖寶珊紀念書院王同學表示,這次參觀體驗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科教興國的重大意義。近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一些「卡脖子」的技術難題依然存在,這更需要我們這一代人肩負起責任,攻堅克難、奮勇突破。自己本身就對科技領域有着濃厚興趣,希望未來能學習最喜歡的物理專業,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報道:

港生參觀國家博物館 探尋歷史脈絡厚植家國情懷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