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筆墨繪氣象,寫意精神立風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型文化節目《大師列傳》(第五季)《張立辰:道在筆墨 寫意精神》將於7月27日在總台央視科教頻道(CCTV-10)21:50檔播出,央視頻、央視網同步上線。
本集聚焦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美院教授張立辰的藝術創作之路。他自幼熱愛藝術,轉益多師,精研大寫意花鳥,尤以梅蘭竹菊、荷為妙。他擅將東方水墨的氤氳意境與西方繪畫的光影張力相融,畫面既藏傳統文脈的深邃風骨,又顯現代審美的躍動靈思。
名師親炙 筆墨傳情
1939年生於江蘇沛縣農家的張立辰,幼年以燒火棍為筆在土牆塗鴉。小學時他偶遇齊白石、潘天壽等名家畫作,被墨色魅力深深吸引。氤氳墨色如晨鐘叩心,讓他初窺水墨的奧秘。啟蒙老師李雪鴻重視筆墨與畫論,引領他叩開美術大門。1960年,張立辰憑《蜀道通車》考入浙江美院,師承潘天壽先生,專攻花鳥畫與中國畫創作理論研究。大學畢業後,張立辰來到北京工作,得李苦禪等名家點撥。1977年任教中央美院,其創作的作品也呈現出融合南北的藝術特點。
作為大寫意花鳥畫的領軍人物,張立辰在大寫意花鳥畫的創作中,表現了飽滿精神和充沛感情,實現了傳統筆墨意境向現代筆墨結構的轉化。
立身行道 授業弘道
1995年,張立辰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任教期間,張立辰對中國畫教學提出了翔實的學術梳理,構建起一套符合藝術規律的完整中國畫教學體系,為改進和完善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的教學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創作中,張立辰緊緊抓住筆墨這一關。近年來他將表現花鳥畫中的主題精神作為自己的創作理念,創作出了《雨後復斜陽》《天地歌》等一系列佳作。張立辰賦予了大寫意花鳥畫高亢昂揚又極富生趣的內在精神,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大寫意花鳥畫推向了一個新的境地,展現出一位大寫意花鳥畫家的「大境界」「大格局」「大氣象」。
植根傳統 意在出新
張立辰說:「我堅定地繼承潘天壽先生的思想,認為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堅持中國文化的立場,堅持中國文化的本位,中國畫以意象寫意的筆墨語言,凸顯了它的精神性和民族性。」 他認為,中國畫畫體以傳統哲學思想為根基,意象為精魂,藝術體系高闊而深邃,早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多年來,張立辰堅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推動中國畫從傳統向現代的創造性轉換不遺餘力地躬身耕耘。
讓我們跟隨張立辰先生充滿自然生機與人文哲思的筆墨之道,感受大寫意花鳥畫瑰麗磅礴的萬千氣象。
敬請關注科教頻道(CCTV-10)7月27日21:50檔《大師列傳 | 張立辰:道在筆墨 寫意精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