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敖敏輝 廣州報道)廣州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廣州市體育強市建設規劃(2024—2035年)》(下稱《規劃》),提出建設國際灣區體育中心,並明確攜手港澳開展體育合作,包括建立穗港澳體育聯盟和賽事收益共享機制,推動搭建穗港澳體育交流合作機制,以共同舉辦十五運會為契機構建灣區品牌賽事體系,推進聯合申辦世界盃、世界性綜合性運動會等。

此次《規劃》,系廣州首次系統化謀劃穗港澳體育合作,明確共建國際灣區體育中心,提出了4方面的具體合作路徑。
在建立穗港澳體育交流合作機制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推動穗港澳體育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舉措。比如,推動三地在體育產業、場館、賽事、人才等領域的規則互通、標準互認和資源共享,推出一批體育制度創新清單;加快建立由賽事風險評估、預案審核、應急響應、屬地監管等構成的穗港澳聯合辦賽協同機制和賽事收益共享機制;開展體育領域職業資格跨境互認,推動具有港澳等境外執業資格的體育經紀、運動管理、體育商務等專業人才跨境便利執業。
在打造灣區城市體育交流合作平台方面,謀劃建設大灣區奧林匹克學院,聯動港澳共建體育訓練基地,聯合培養高水平教練員、體育經紀人、運動處方師、體育科研和管理人才。依託南沙濱海資源,聯合香港郵輪母港、遊艇協會,打造一批遊艇、帆船、海釣、潛水觀光等特色體育產品,培育若干高能級的海洋體育旅遊綜合體。聯合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發展攀岩、漂流、登山等戶外運動產業,推動建設戶外極限運動俱樂部、極限運動主題公園,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戶外極限運動聚集地。

近年來,隨着粵港澳共同舉辦十五運會,業界對於大灣區各城市聯合舉辦全國性、國際性賽事有了更多期待,紛紛建言獻策。此次《規劃》,對此提出了明確舉措。其中提到,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辦賽經驗與國際資源,積極謀劃共同引進足球、籃球、網球等高水平國際賽事,推進聯合申辦世界盃、世界性綜合性運動會。聯合創辦以「三大球」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系列賽事,培育大灣區青少年足球、電子競技、馬拉松、帆船、馬術、冰雪等自主品牌賽事,打造一批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聯賽,塑造具有嶺南傳統文化特色的體育品牌。
另外,《規劃》還提到發揮大灣區城市推動國際合作形成的優勢和經驗,拓展「融灣區」「鏈世界」的體育交流,包括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體育交往、推動傳統體育項目走出國門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