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蘇雨潤 北京報道)國新辦25日就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籌辦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介紹,十五運在全運歷史上首次實現不新建大型場館,廣東賽區75個比賽場館中超過90%為現有場館升級改造,實現科技賦能。比如作為開幕式場館和田徑賽場的廣東奧體中心,引入智能導航系統,藉助AR技術與藍牙定位解決「找座難」痛點,並可通過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實時獲取賽事信息,感受全新觀賽體驗。
王曦表示,港澳協調方面,廣東與港澳密切溝通、同聲同氣。在賽事安排上,堅持「廣東為主、港澳優先」,顧及港澳市民的喜好,將擊劍、橄欖球項目和乒乓球、排球項目分別安排在港澳賽區。同時,會徽和吉祥物也突出了粵港澳特色。
「我們還通過智能通關保證跨境參賽觀賽順暢高效。」王曦表示,粵港澳公路單車賽,通過人臉識別、前置查驗等技術手段,運動員在230公里的賽道上可以以40公里以上的時速,6次無間斷地通過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剎車」的無感通關體驗。預計內地前往港澳參賽人員將超6000人、港澳來內地參賽人員將超3000人,便捷的通關將讓參賽和觀賽都能感受到「粵港澳路路通、大灣區一家親」。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