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上海海事法院服務保障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今日發布,16條實施意見均聚焦當前海洋經濟發展最新需求。在「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方面,強調要依法支持海洋科技自主創新,以高質量海事審判支持海洋新質生產力發展,妥善處理涉海上風電、新型船舶建造、海洋工程裝備的案件,助力激發海洋經濟市場主體活力,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司法關懷。
據悉,《實施意見》是上海海事法院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的工作舉措,也是推進海事司法服務保障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化、長效化措施。本次發布的《實施意見》共十六條,分為總體要求、工作舉措及實施保障三大部分。
上海海事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汪彤介紹,工作舉措包括五項內容,聚焦當前海洋經濟發展趨勢,以服務保障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在「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方面,強調要依法支持海洋科技自主創新,強化海洋新興產業審判規則指引,以高質量海事審判支持海洋新質生產力發展,妥善處理涉海上風電、新型船舶建造、海洋工程裝備的案件,助力激發海洋經濟市場主體活力,依法平等保護中外各類海洋經濟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同時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司法關懷。
「更加注重高效協同」方面,提出要依法支持海洋產業系統發展;「更加注重產業更新」方面,明確要依法支持海洋經濟綠色數字智能化轉型;「更加注重人海和諧」方面,強調要依法推動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合作共贏」方面,提出要積極營造協同共進的海洋經濟發展環境。
上海海事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胡永慶介紹了近年來上海海事法院服務保障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個典型案例,通過對基本案情、裁判結果和典型意義的解讀,闡釋司法裁判的法律觀點和依據。十個典型案例涵蓋了海洋產業的各個方面,涉及海上風電平台施工、港口機械設備出口、船舶建造經紀佣金、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電子訂艙平台責任、郵輪延誤保險等方面,關係航運、貿易、港口建設、郵輪旅遊、綠色能源開發等海洋經濟發展領域。
會上並同時發布了五項亮點舉措,包括「數助治理」跨境電商領域風險防控、建立並豐富長三角海事司法合作機制、發布支持海事仲裁高質量發展海事審判白皮書、舉辦「造船業涉訴法律風險的防範與化解」專題研討會,及創設解除船舶扣押預擔保機制。「這五項舉措是上海海事法院近年來為提升審判質量和效率,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採取的創新工作模式,」胡永慶表示,比如「數助治理」跨境電商領域風險防控,不僅總結了上海海事法院在參與行業治理方面採取的系列措施,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上海法院在數字法院建設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