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上發起輔導需求到拿到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備案憑證只用了40分鐘,這樣的效率讓我們對在鄭州航空港發展充滿信心。」近日,河南傑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業務申請人通過窗口遠程輔導申報,親身體驗了鄭州航空港政務服務極速審批。

這樣的高效場景在鄭州航空港已成常態:鄭州比亞迪37天開工、17個月投產,中原高鐵港數字展貿城項目6小時取得施工許可證……這些「航空港速度」的背後,是鄭州航空港政務服務改革的創新實踐。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複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先行區,鄭州航空港通過大力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聚焦主導產業關鍵環節,重構政務服務流程,為區內產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全方位的「一類事」集成服務,探索出一條以政務服務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走進鄭州航空港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服務專區」格外醒目。窗口前,工作人員正通過「聯合輔導知識庫」為企業定製審批流程圖。

「我們樹蘭大廈項目通過開工『一件事』並聯辦理,48小時就辦理了施工許可和新建民用建築防空兩個事項。」中原醫科城樹蘭大廈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的效率得益於鄭州航空港創新的「一庫一圖一碼」模式:建立聯合輔導知識庫,定製審批流程圖,生成專屬跟蹤二維碼。今年以來,該區已通過該模式開展定製輔導352次,審批一次通過率達92%。

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痛點,鄭州航空港還推行新型「三集中」改革:打造窗口、後台、證章集中的審批模式。數據顯示,改革後企業辦事材料壓減60%,跑動次數下降60%。

在服務單個項目的基礎上,鄭州航空港將目光投向整個產業鏈,通過對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對外貿易等主導產業的深度梳理,推出16個特色「一件事」,打造產業鏈「一類事」集成服務。

「過去辦外貿手續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外貿『一類事』一次性搞定。」萬匯汽車貿易公司負責人感慨道。鄭州航空港創新構建「線上專區+線下專窗」融合服務模式,將14個外貿高頻事項整合辦理,同步延伸電子口岸卡業務、外匯備案等 N項增值服務,推動外貿業態「一類事一窗辦」,減少企業跑動86%。

生物醫藥產業則享受到更專業的服務——全省首個省級藥監局派駐機構落戶鄭州航空港,25項省級審批實現「區內辦結」;中原醫學科學城政務服務分中心整合12個部門資源,實現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准入、生產、流通全鏈條服務貫通。

除了助力產業項目快速落地,鄭州航空港還聚焦土地、中介、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一類事」,通過上線運行「土地超市」、設立「一站式」人才服務窗口等措施,推動要素獲取效率提升46%,企業綜合成本降低20%以上。

隨着「一類事」集成服務的深入推進,鄭州航空港正以政務服務創新為支點,撬動千億級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提高辦事效率,還要通過政務服務創新助力產業生態發展。」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要將產業鏈發展『一類事』集成服務模式,打造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數字基礎設施』,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