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任芳頡、蘇雨潤 北京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海南自貿港將於今年12月28日正式啟動封關運作。這一舉措標誌着中國內地對外開放邁入新階段,屆時將會實施更優惠的貨物「零關稅」政策以及開放度更高的免簽政策,為國內外經貿往來和人員流動創造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大公文匯網記者採訪時指出,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是國家擴大開放的關鍵一步,香港與海南應構建政策協同機制,形成「雙輪驅動」的發展合力,共同提升中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香港和海南之間應強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避免同質化競爭。」劉英強調,海南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可聚焦先進製造、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領域,憑藉政策優勢吸引相關產業落戶,同時大力推動熱帶高效農業升級,運用現代科技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體系。而香港作為國際知名的自由港,應深耕金融服務、高端零售等優勢領域,持續鞏固 「超級聯繫人」 與 「超級增值人」 的戰略地位,為內地企業出海提供從項目對接、資金融通到市場拓展的全鏈條支持,同時精準吸引全球資本,助力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

在劉英看來,海南自貿港的封關運作對香港而言機遇遠大於挑戰。她指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很難撼動,其在國際性、人才鏈、創新鏈等領域已形成深厚積澱與獨特優勢。從長遠發展看,海南在未來的開放進程中,尤其是國際資本的吸引方面,必然需要依託香港成熟的市場體系與資源配置能力,這同時也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香港和海南可以加強合作。」劉英表示,隨着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後離岸貿易規模的持續擴容,海南可以更多地使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穩定幣,從而推動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使用,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人民幣清算、融資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海南則擁有廣闊的貿易場景,兩地合作將形成強大合力,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相關閱讀:

(有片)海南自貿港今年12月18日封關運作 零關稅商品稅目擴至約6600個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