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由於勞動力短缺,日本一些零售商店引入人工智能(AI)來幫助處理訂單和管理庫存,以提高工作效率。

據日本廣播協會22日報道,全家便利商店今年6月在日本約500家門店引入AI技術,可通過分析過去一年的銷售額、客流量和天氣,為商店推薦採購清單。全家方面表示,該系統能將下單時間縮短一半,缺貨率降低約4%。未來可能會在更多門店引入這項技術。
負責全家便利商店營銷推廣的高橋博說,AI可用人類所不及的速度計算大量數據,從而幫助提高效率、節省勞動力,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優化採購訂單,提高門店贏利能力。
日本零售巨頭永旺也使用類似的AI技術,計算超市包裝食品和新鮮食品的價格折扣。
另據其他日本媒體報道,羅森便利連鎖公司6月23日在東京港區開設了一家引入AI等先進技術的「未來便利店」。AI機器人可檢測飲料貨架並及時補充商品,廚房烹飪炸雞的工作也由機器人完成。羅森計劃將這一模式在日本全國乃至全球門店推廣,到2030年時能節約30%的店內勞動力。
由於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日本正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據日本總務省統計,15歲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已連續12年減少。日本帝國數據庫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342家日本企業因勞動力短缺停止經營,這一數字創下新紀錄。
責任編輯:
梁存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