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AI技術正從多個維度全面賦能養老服務,涵蓋智能監測、個人化健康管理、生活輔助與便利化服務,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持續提升長者的安全感、便利性和個人化體驗。

江瀚指出,在日常生活照料中,智能養老機器人可協助長者在飲食、穿衣及洗澡等方面的活動,提升其自理能力的同時,也能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在健康管理方面,相關智能設備能夠實時監測長者的生命表徵,並依據採集數據提供健康建議或發出預警,及時發現潛在風險,保障身體狀況的穩定。

促進養老產業鏈整體升級

此外,在情感陪伴和社會互動層面,部分AI養老機器人搭載語音交互系統,能夠與長者進行簡單對話、播放音樂與影片,甚至參與益智類遊戲,藉以緩解他們的孤獨情緒,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隨着全球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養老服務需求持續增長。」江瀚分析指出,AI技術的引入不僅能夠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力成本,也為養老產業開闢了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形態,市場潛力巨大。

他解釋指出,AI助老產品的發展將帶動包括硬件製造、軟件開發及數據分析等多個環節的產業鏈整體升級,形成協同生態效應。這不僅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也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系統性成長。

精準健康管理減醫療開支

從更長遠的視角看,江瀚認為,AI還將在預防性醫療上發揮重要作用,如通過精準健康管理降低老年疾病的發生率,從而有效緩解國家與個人在醫療支出的經濟壓力,間接產生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目前,一些AI企業已率先將智能產品應用於養老機構場景。江瀚對此表示,AI助老設備可通過集中數據管理與智能分析,為長者量身訂製個人化服務方案,同時幫助養老機構優化人力與營運資源,提升管理效率與服務質素。

不僅如此,在居家養老領域,AI技術同樣展現出強大優勢。他指,一方面是長者獨自在家,可借助智能設備實現對日常生活的支援與照料,大幅增強獨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是家庭成員可通過遠程監控功能實時了解長者的健康狀態,「在外亦安心」。

「無論是在養老機構還是家庭環境中,AI助老技術都能顯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素,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尊重與關懷,同時也有效減輕家庭和社會在照護方面的壓力。」江瀚最後表示,未來AI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將不止於「工具」,而是逐步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