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跟着郵票遊雲南」在昆明盛大開啟。(記者和向紅 摄)

(香港文匯網記者 和向紅)中國郵政今天(7月12日)發行《食用菌(二)》特種郵票1套4枚,郵票圖案名稱為變綠紅菇、中華金耳、鬆口蘑、乾巴菌。隨着中國郵政《食用菌(二)》特種郵票的發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野生菌主題活動——「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跟着郵票遊雲南」今天也在昆明盛大開啟。此活動以郵票為媒,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現雲南生物多樣性的迷人魅力與「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豐富內涵。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跟着郵票遊雲南」在昆明盛大開啟。(記者和向紅 摄)

本套郵票延續了1981年首套《食用菌》郵票的科普特點,聚焦我國珍稀物種與生態價值,郵票設計將中國傳統自然主義與西方寫實主義風格相結合,筆觸細膩、色彩鮮明、風格質樸,生動描繪出四種真菌的外形特徵與生長環境,展現出生物多樣性之美和蓬勃的生機活力。該套郵票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級畫師、植物科學畫家、郵票設計師曾孝濂設計。

雲南素有「植物王國」「微生物秘境」之稱,其生物多樣性居全國之首,特別是盛夏時節的野生菌資源更是十分豐富。而郵票作為「國家名片」和傳播國家形象的載體,向來廣受人們喜愛並珍藏。《食用菌(二)》特種郵票恰似一把鑰匙,方寸之間可帶領廣大遊人開啟探秘雲南菌香之旅。據云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介紹,目前昆明、玉溪、楚雄、保山、麗江、迪慶等野生菌主產地供銷兩旺,品鮮菌、賞美景,別樣的菌香之旅線路火爆!

雲南進入食菌季,遊客盡嘗山珍。(記者和向紅 摄)

在活動現場,各地的文旅推薦官介紹了各地的特色與風韻:

昆明被稱為是食菌者的天堂,每年7-9月成為全省菌子的集散地——滇西北的松茸、滇中的雞樅、滇南的牛肝菌,如同奔赴一場盛夏之約,在春城的市集與餐桌匯聚。其中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全國最大的野生菌集市。這裏佔地30畝,每年有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以及美國、巴基斯坦、緬甸等6個國家的約260多種野生菌上市。在交易旺季,單日交易量最高可達600噸左右,讓每一個走進這裏的人都彷彿置身於野生菌的奇妙世界。同時昆明的野生菌種類繁多,青頭菌鮮甜可口,適合清炒或煮湯;乾巴菌醇厚濃郁,是雲南特色美食;雞樅菌肥美鮮嫩,被譽為「菌中之王」。

黑松露,外表其貌不揚,內裏卻有着大理石般的美麗紋路,散發着獨特的香氣,被稱為「黑鑽石」。雲南是全球黑松露主產地之一,產量佔全國75%,而麗江產量又佔全省30%左右。每年12月前後,麗江永勝、寧蒗等地的黑松露迎來成熟期,大量湧入市場。麗江市永勝縣被稱為「中國松露美食之鄉」,是雲南野生食用菌保育及供應基地縣,也是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縣。目前,基地金耳等品種已批量出菇,等到全面投入運營,永勝縣食用菌產值將從4億元躍升至9億元。

迪慶香格里拉是「中國的松茸之鄉」,松茸產量佔全國總量的30%以上,撐起雲南產量的65%、鮮松茸出口量的65%以上,2023年「香格里拉松茸」品牌價值達42.13億元,位列中國食用菌松茸類區域品牌榜首。從2003年原產地標記產品到2022年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枚小小的菌傘,承載着千家萬戶的笑顏,早已超越食材本身,成為迪慶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向奔赴」的黃金紐帶。

玉溪易門的野生菌天然含硒量普遍高於國家富硒食用菌標準,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富硒珍品,營養價值極高。保山市可食用野生菌採集面積足有137.92萬畝,產量高達9412.2噸,產值更是達到70304萬元!而楚雄是「世界野生菌王國」,「楚雄野生菌火鍋」入選「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美食。在雲南隨便拎一個地方,都是菌子愛好者尋味的好去處。

活動現場舉辦野生菌主題走秀。(記者和向紅 摄)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