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郭若溪)7月10日,深圳舉行《深圳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規定》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深圳海事局自2024年初啟動《深圳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研究編制工作。《規定》已於近期印發,將從2025年7月20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是深圳首部系統規範船舶安全航行行為的管理規定。
據深圳海事局副局長曲義江介紹,深圳港作為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四的港口,承載着華南地區重要航運樞紐的功能,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深圳海事局共保障44.83萬艘次船舶、1723.40萬標準集裝箱安全進出深圳港,同比分別增長48.62%、10.70%,深圳航運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規定》從船舶航路航法、航行安全操作、特定水域規則等多方面對船舶在深圳水域的航行、停泊、作業行為進行體系化規範,其中還填補了多項深圳通航管理空白。
比如,首次劃定內河通航水域,首次設定富餘水深和富餘高度,首次明確安全條件核查範圍,首次實施分區限速管理等。
深圳海事局通航管理處處長石萬里介紹,《規定》中內河通航水域劃分的主要參考依據為《廣東省航道規劃2020-2035》,該規劃將茅洲河和深圳河劃定為內河航道,結合航道船舶交通流量及區域發展規劃,《規定》劃定了內河通航水域的範圍:深圳河水域以河口河海分界線以內至布吉河口的主幹流水域為內河通航水域。茅洲河水域以河口河海分界線以內至寶安大道東寶河大橋水域附近為內河通航水域。《規定》實施之後,對內河通航水域的管理會更加精準、科學,也為船舶航行提供更加明確的安全指引。
記者還了解到,深圳支持郵輪遊艇經濟發展,持續推進深圳、大灣區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建設,擴大自由行、遊艇指定出境口岸和靠泊點,目前已有260餘艘遊艇通過粵港澳自由行往返深圳。深圳還實行國際郵輪「一船一策」點對點的服務,目前,灣區遊、濱海遊、海上看深圳等海上航線不斷豐富,人民群眾休閒親海體驗不斷增強。同時,深圳海事局還在推進深港遊艇檢驗證書、深港遊艇操作人員資質互認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