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致信日本、韓國等22國領導人,稱將從8月1日起對這些國家徵收新關稅,其中對日本的「對等關稅」稅率將被提高至25%。
與其他收到特朗普信函通知的國家相比,日本尤其「百感交集」:日本是第一個加入對美貿易談判的國家,卻第一批收到加稅通知;談判期間,日本認為自己已對美作出諸多讓步,但關稅不降反升……這種「背刺」的痛感讓日方對美國盟友的舉動極度失望,深感待遇「降格」。至於未結的日美貿易談判,更是籠罩陰雲。
按日本媒體的說法,日本一直以為,作為美國盟友,日本會被區別對待,在關稅問題上享受「特殊待遇」。自4月初特朗普宣布開徵所謂「對等關稅」以來,負責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多次訪美,提出擴大投資、增加天然氣採購、協助美發展造船業、將日本車商在美國製造的汽車返銷到日本等一系列妥協方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多個場合強調,日本在投資和就業等方面對美國經濟貢獻巨大。
然而,所謂盟友關係並非日本想像的那樣「對等」。對於重視貿易逆差、追求短期經濟效果的特朗普政府來說,「日美關係遠非互惠」,日本存在非關稅壁壘,必須通過「對等關稅」來修正。
更令日方失望的是,在特朗普對首批14個國家發出的關稅信中,與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相比,僅日本和馬來西亞稅率被上調,其他國家或持平或下降。
《日經亞洲》網站報道說,日本是第一個加入談判的國家,特朗普還曾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赤澤亮正,贈送帶有其簽名的標誌性紅帽,氣氛一度樂觀。如今情況驟變,日本成了第一個收到加稅通知的國家。「特朗普的關稅信粉碎了日本對特殊關係的期待。」
日本政府8日在首相官邸召開會議。石破茂在會上表示,美國以致信方式再度提高關稅令人「非常遺憾」,已指示相關閣僚在8月1日之前繼續談判,尋求達成能夠維護國家利益的協議。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8日也在黨總部召集會議。自民黨政策調查會長小野寺五典表示,以致信通知方式對日本加稅,這在外交上實屬無禮,他對這一形式「感到強烈憤慨」,並指出信件的內容也「無法接受」。
赤澤亮正在接到加稅通知後,分別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財政部長貝森特電話會談,就今後繼續積極開展談判達成一致。不過他同時表示,「必要的措施已擺上談判桌」,暗示目前並沒有打破僵局的新方案。
對於日本政府能否在約3周時間裏取得談判突破,媒體和專家普遍不樂觀。
汽車是日本核心產業,涉及日本國內500多萬人的就業,關係到三分之一的對美出口,因此汽車關稅被視為日美貿易談判的重中之重,日本很難讓步;農民是自民黨的基本盤,農業保護政策是自民黨的核心政策之一,特朗普政府希望日本放開農業市場的目標恐怕也很難實現。
日本媒體和機構就美國關稅對經濟影響的擔憂持續加重。汽車及相關產業經營面臨嚴峻挑戰,談判長期化也令企業很難做出投資判斷。
大和綜研8日發表估算說,如果特朗普政府對日本加徵的25%「對等關稅」生效,再加上汽車等其他產業關稅、全球經濟受美國關稅措施打擊等因素影響,或導致日本2025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下滑1.3%,2029年甚至有可能拖累經濟下滑3.7%。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日前指出,對日本來說,只有增強自身獨立性、在經濟領域減少對美依賴才是正確選擇。
(來源:新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