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未被佔領的中國西部省區外,日軍於二戰期間,在包括港澳台地區在內的中國24個省市區廣設慰安所。研究中心最新調查統計數據確認,這些已被證實的慰安所數據超過兩千餘個。不過隨着城市建設,大量慰安所原建築已永遠消失於推土機的轟鳴聲中,仍倖存的遺址也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
更多慰安所待查證
蘇智良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除了經日軍士兵回憶錄、戰時照片、知情者指認等證據相互印證、嚴格「篩查」的逾2,100個慰安所之外,尚有海量未具完備證據鏈的慰安所未被錄入。近年來,蘇智良帶領研究生團隊,在全國各省逐一進行實證調查,「在廣東進行調查的學生,通過大量查閱民國報刊後,再逐個求證,已經掌握了逾90個慰安所,較我們過去通過日方檔案摸查到的數據翻了兩倍。」
更為嚴峻的現實是,大量慰安所在連續三十年的內地城市更新中蕩然無存。蘇智良舉例稱,上海擁確鑿證據鏈的慰安所數量已累計至182家,但保有原建築的不足20家。其中較為知名的慰安所「海乃家」舊址,在兩三年前也已被拆除。日軍在亞洲設立的第一個慰安所「大一沙龍」舊址,雖已確定保留建築,但在原居民遷出後,一直處於空置狀態,未有任何保護措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