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佛山道路中間的樹木裝設的噴淋系統正在助力空氣降溫。敖敏輝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敖敏輝 廣州報道)連日來,全國大部分省市迎來高溫天氣,華南地區高溫更持續多日,給生產、生活活動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了盡量減少高溫對公眾、對個人的影響,廣東多地相關部門紛紛亮出霧炮車、道路噴淋系統等不同類型的降溫「法寶」,民眾亦各顯神通,通過自製降溫裝置、抱冬瓜等方式解暑。

7月5日至6日,廣東北部出現了39度的高溫天氣,珠三角地區最高氣溫亦普遍在35度至37度。在廣州,至6日中午,除了從化區外,其餘10區均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廣州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將氣象災害(高溫)Ⅳ級應急響應升級為Ⅲ級應急響應。

高溫天氣導致市民和車輛減少出門,紛紛在室內避暑。不過,一款名為「霧炮車」的降溫、去塵特種車輛卻高頻出現在廣州各區路面。記者在廣州黃埔大道西看到,這種類似高射炮裝置的車輛,一邊行駛一邊向空中噴洒水汽,路面和空中迅速變得濕漉漉的,帶來明顯的涼感。

業內人士介紹,霧炮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聲波或者高頻脈衝等技術,將水打碎成微米級,再加壓噴射到空氣中,不僅降溫效果好,還能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凈化空氣。近年來,廣州多批次採購霧炮車,在城市主幹道、次幹道經常能夠見到。

在佛山,除了霧炮車,還有另外一種多功能降溫裝置—道路綠化噴淋系統。記者5日在佛山南海大道北看到,道路分隔帶中的綠化樹木,每棵樹上都安裝了噴淋設備噴頭,水管將這些樹木上的噴頭串聯起來,極細微的水汽瀰漫在周邊五六米範圍內,起到了降溫效果,又不影響車主駕車。據悉,佛山多年前已經布設該裝置,目前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受到市民歡迎。

圖為廣州一家店舖自製的降溫裝置正在淋水。敖敏輝攝

民間也有不同的降溫方法。廣州荔灣區的一家五金店老闆,在店舖防晒防雨遮篷上方安裝噴頭,通過抽水裝置引入自來水。高溫時,多個噴頭開關打開,水淋到遮篷上,再滑落至地面,店舖門口宛如水簾洞,降溫效果十分明顯。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