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國會眾議院周四(7月3日)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驚險通過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減稅法案,將送交特朗普周五簽署生效。這項價值3.4萬億美元(約26.7萬億港元)的龐大法案最終過關,凸顯特朗普如何牢固控制整個共和黨。《華爾街日報》指出,法案中眾多減稅措施將在短時間內生效,但削減醫療補助等福利會在未來數年實行,法案只能在短時間稍微提振經濟,長遠則很可能令美國陷入數萬億美元的債務困境。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大而美法案推動經濟短期增長的條款,包括針對小費收入和加班費的臨時稅收減免,以及短期增加國防和邊境安全開支等。多數面向個人的減稅條款,都會在數年後逐步取消。到明年中期選舉後,醫療補助計劃等福利開支將被削減。法案等於「先甜後苦」:減稅的經濟刺激在前、削減政府開支拖累經濟在後。

提振作用或被關稅抵消

即使是減稅政策的短期經濟提振,也很可能被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抵消。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預算模型主任斯梅特斯估計,到2027年,經通脹調整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較現時增加1%至1.2%。高盛則預計關稅政策會令美國明年第一季度GDP下滑約1%。

為趕及周五美國國慶日前通過法案,特朗普極力迴避黨友的質疑。他宣稱關稅會為美國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以此說服擔憂法案加劇財赤的極右財政鷹派。對於溫和派共和黨人,特朗普則對其施壓,要求他們不得擔憂法案的政治後果。多名搖擺選區的共和黨眾議員私下抱怨,他們已意識到特朗普恐怕只顧自己權力,並不在乎中期選舉結果。

白宮經濟學家宣稱法案生效後,會在4年內推動GDP增加4.6%至4.9%。《華爾街日報》直言,這一預測遠超出美國經濟學家的分析。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估計,若法案的各項減稅措施永久實施,到2034年,美國聯邦支出將大增5.5萬億美元(約43.2萬億港元),債務佔GDP比例高達127%。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預算模型警告,債務攀升會推高利率,加劇私人投資和貸款壓力。長此以往,法案帶來的財政壓力會像滾雪球般積累,切實影響美國民眾生計。法案生效30年後,美國GDP反而會較現時下跌4.6%,居民平均薪資水平會較現時縮水3.5%。

「美財政擴張將轉向緊縮」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普格利澤和沃斯納警告稱,減稅法案將在未來數年,從財政擴張逐步轉向財政緊縮。尤其將削減政府開支計劃安排在數年後,意味屆時國會或會投票決定不再實施相關計劃,聯邦政府或要承受更大的財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