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利達檳城工廠一名普通工人每月綜合成本平均約4,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 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儘管成興塑膠製品董事長胡力恒多年前就前往馬來西亞布局開廠,成功穩步發展,惟他坦言在當地發展工廠也有不少挑戰,原因是當地對企業要求與內地不一樣,包括政策、融資和勞工等,自己及工廠需要不斷的適應。他舉例指,比如融資,馬來西亞當地銀行沒有香港的銀行那麼靈活,儘管工廠在當地運營多年,許多財務信息仍不被當地銀行認可,以致貸款不太順利。

加強自動化生產減人手依賴

勞工也是設廠時的一大難題,例如成興吉隆坡工廠由於不提供住宿,只能招附近當地人,所以招工不是很容易,只能通過提高工資吸引工人。胡力恒說,早在決定赴馬來西亞投資之初就考慮了勞工問題,但看中當地的營商環境和民眾文化教育程度高。「公司會加強自動化生產,通過設備自動化和機械手等,可以較好地降低對勞工的依賴。」他介紹,目前當地工廠主要按生產單元來運行,可以借助機器快速地生產出來和交付,員工以馬來人為主,當中管理人員多是當地華人。

馬國廠房租金6年增逾倍

鴻利達集團在馬來西亞也遇到相同問題。集團首席商務官蔡銘峰提到,與6年前在檳城建廠時相比,鴻利達今次擴建工廠時發現,當地地價暴漲,工廠租金早已水漲船高,人工尤其是技術工人薪酬大幅上升,給公司擴張產能帶來新挑戰。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由於近年不少中資製造企業到檳城建廠,涉及半導體、消費電子、醫療器械、家電組裝等產業,當地地價較2019年暴漲80%,標準廠房租金從2019年約20元人民幣/平方米,上漲到現在約40元至50元人民幣/平方米,令企業投資成本明顯增加。

另一方面,讓蔡銘峰擴充產能時感到苦惱的還有用工緊張的問題,由於不少企業在當地高價搶人,導致高級技術主管流失嚴重或人工成本大幅增加,已影響到公司正常生產。而且,總人口3,500多萬的馬來西亞,勞動力相對短缺,很多領域是依賴來自尼泊爾、緬甸等外勞輸入來緩解問題,但政府近期卻收緊外勞簽證,令用工緊張情況進一步加劇。

檳城中山工人成本相若

目前,鴻利達檳城工廠有近300名工人,比去年底增加50%。一名普通工人每月包括工資、住宿、保險等綜合成本平均約4,000元至5,000元人民幣,接近內地中山工廠的用工成本。蔡銘峰認為,面對租金、人工等成本大增,為免在價格高點盲目投資,目前公司的策略是「有限度增加產能」,綜合評估關稅政策、供應鏈成本(包括原材料運輸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