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全球步向知識型經濟發展,政府和社會也越來越重視科技教育,希望藉着合適的科技和教材協助學習,提升整體教育水平。加上人工智能、IOT、機械人、5G-A和其他數字技術或通訊技術於近年不單有突破性發展,應用場景愈來愈廣泛。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教育科技企業,可藉助香港的兩文三語優勢與深圳這個創新之都,強強聯手,港商可以藉着其國際經驗對接大灣區內地企業的海外發展,交流經驗,一同展示拓展及服務大灣區市場的綜合優勢,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有見及此,智慧城市聯盟、互聯網專業協會、GoGBA港商服務站(福田)、大灣區5G 產業聯盟特別共同主辦「大灣區教育科技論壇」。
廣東省香港商會會長曾沛源先生在致辭中表示:香港有着「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可以聯繫世界科技企業及科研機構。深圳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代表,近年來在科技研發、數字經濟、新興產業等領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為企業提供了很多發展機會和優良的營商環境。深圳及香港作為大灣區兩個重要城市,科技與教育正是深港兩地融合發展的天然紐帶,也是推動港商港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MH JP現場分享香港教育科技發展與潛力,他表示:「在香港數字教育發展進程中,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應用輔助學習展現出巨大潛力。AI個性化學習系統能精準定位學生知識薄弱點,量身定製學習計劃,打破傳統統一教學的局限;智能答疑工具隨時響應疑問,拓寬知識獲取邊界;AI批改作業可迅速反饋,助力學生高效查漏補缺,極大提升學習效率與質量。」
冼會長續指:「然而,人工智能輔助學習也存在隱憂,我們必須小心。如,過度依賴AI可能弱化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能力,使學習流於表面。同時,AI生成內容的準確性、價值觀導向等問題也需警惕,一旦出現偏差,易誤導學生。此外,若過度側重技術應用,忽視師生間情感互動與傳統教學的人文關懷,教育的溫度與深度將大打折扣。」

其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煥明博士圍繞應用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實現ESG目標並推動教育領域的發展進行分享,她表示:「AI在生活中應用於語音助手、智能家居;在產業中應用於自動駕駛、智能製造等。AIoT助力ESG目標,透過教育,培養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應用AIoT 學習智慧校園的設計與環保意識,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的環保意識,建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GoGBA 港商服務站(福田)諮詢主管魏婷婷女士為與會嘉賓帶來GoGBA港商服務站(福田)介紹以及教育科技在深圳的優勢及支持措施等內容。她說:「服務站涵蓋政策諮詢、營商諮詢、落地支援、交流活動等服務。目前在教育科技領域,深圳尤其是福田區在教育科技領域優勢突出,不僅全域推進教育人工智能應用,推出的 25 條治理體系舉措獲教育部全國推廣,還以『五福禮包』 人才政策吸引創業發展力量,同時成立 AI 教育科技產業聯盟,首批 10 家頭部企業簽約入駐,多措並舉使其成為全國 AI 教育改革的『行動樣板』。」

互動環節中,主辦方邀請了深港兩地教育、科技領域代表香港城市大學首席及常務副校長室協理學務副校長(數碼學習)、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張澤松博士,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及教育委員會主席岑健偉先生,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智慧生活總監蔡偉傑先生,有朋有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姚付俊先生,亞洲STEAM教育協會會長蔡德勵先生,深圳趣象時空的創始人馮誠先生擔任嘉賓,邀請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黃麗芳博士作為互動環節主持人,共同圍繞「大灣區教育科技的協同」進行探討,為教育科技的協同提出多個可行性發展建議。

為了進一步推動數字教育發展及教育科技應用,互聯網專業協會特別和香港教育城簽署合作協議。代表簽署的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林峯博士表示:「教城與互聯網專業協會一直致力於推動科技普及,縮小社會數碼鴻溝。此次合作將深化科技界與教育界的交流與協作,例如舉辦教與學實踐工作坊、創新教學科技資訊講座、教師科技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以及學生科技比賽等,以培育學生的數字素養和加強教師專業培訓。教城將繼續擔任『超級連繫人』的角色,與科技業界共同創建智能、高效且公平的學習環境。」
為了進一步實踐教育科技的應用,互聯網專業協會與香港菁英等機構特別籌辦「區區有旅遊AI 藝術作品創作比賽」,並在論壇上進行揭牌,出席主辦單位代表包括立法會議員郭偉強 BBS, JP、梁秉堅深水埗區議員、香港菁英會永遠榮譽主席洪為民 JP、梁思韻觀塘區議員、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羅少雄,以及籌委會主席黃麗芳博士,大會也誠邀大灣區不同城市未來舉行合作賽,把比賽推向更多大灣區城市,以刺激地區經濟。
是次論壇協辦單位包括斑馬星球加速器、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工業總會教育委員會、香港工業總會第二十五分組-香港資訊科技協會、香港中華總商會創科委員會、香港創科發展協會、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香港菁英會創新科技研究會、亞洲人工智能聯盟及亞洲新零售總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