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宋偉)據央視新聞6月30日報道,近日,海軍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圓滿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任務返港。這次遠海實戰化訓練,兩支航母編隊圍繞偵察預警、防抗打擊、對海突擊等多項課題開展研練,此次訓練任務是根據年度計劃組織的例行性訓練,有效檢驗了部隊聯合訓練成效,提高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能力。
記者注意到,央視視頻畫面顯示,一架低可視化塗裝機身編號為60的殲-15「飛鯊」從甲板滑躍起飛,翼下掛架攜帶一枚霹靂-8近距格鬥訓練彈。
白色彈頭+藍綠色塊是霹靂-8訓練彈的專屬塗裝標識,其與實戰彈的純軍綠或低可視灰有明顯區別。藍綠色塊是惰性彈/訓練彈的國際通用標識,代表惰性戰鬥部或導引頭模擬信號發射器。視頻中所示掛載狀態,常見於艦載機降落復飛訓練,避免實彈墜海風險。
作為遼寧艦和山東艦搭載的主力艦載機,殲-15擁有多達12個武器掛點,最大外掛能力達8-9噸,可靈活配置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及其他武器。
其中,空空導彈以「霹靂」命名。譬如射程約20km的霹靂-8/9負責近距格鬥;射程100km以上的霹靂-12負責中距空戰;射程超200km的霹靂-15負責遠程空戰。反艦導彈則以「鷹擊」命名。常見的如鷹擊-83高亞音速反艦導彈,射程超300公里;飛行速度4馬赫的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2,射程約400公里。
作為中國首款重型艦載機,殲-15憑藉多樣化武器配置和適配滑躍及彈射的機體設計,成為遼寧艦、山東艦的核心戰力。其後續型號殲-15T通過換裝WS-10B發動機、有源相控陣雷達及霹靂-15導彈,進一步縮小了與美軍艦載機的代差。未來,殲-15T將與殲-35協同,在福建艦航母上持續為航母編隊提供1500公里半徑的攻防能力。
相關閱讀:
外軍艦機多次抵近偵察我雙航母訓練 我軍多次組織艦載機戰鬥起飛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