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丁春麗 濟南報道)6月30日,由山東遠洋海運集團聯合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二研究所、哈爾濱工程大學共同建造的中國首艘200TEU純電智能遠控集裝箱海船在武漢船廠開工。
作為首艘商業化運營的純電智能海船,該船全流程採用數字化技術設計,具備遠程控制、無人駕駛、自主決策、智能診斷等功能,代表中國智能船舶研發建造的先進水平。同時,該船在技術上滿足IMO凈零排放標準,投入膠州灣兩岸運營後,每年可減排廢氣1645噸,相當於6萬輛普通貨車排放量,構建起「碼頭-航運-倉儲」全程智能零碳運輸示範場景,以零排放、全自主的理念,引領綠色智能海運發展方向。
此外,該船也將是首艘申請R1智能船舶符號的純電智能海船,將依託山東遠洋數字通訊與智能調度平台,融合中船七一二研究所先進的船舶電動力控制系統,以及哈爾濱工程大學態勢感知、數字孿生、決策控制等智控技術,實現複雜水域無人遠控和開闊水域自主航行,與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銜接後,將構建起從裝卸到運輸的全程無人智能化作業鏈條。該船還搭載國內首套抑制介質浸沒式電池模組,創新應用高低壓岸電直充、箱式電源全天候換電的能源補給方案,可根據不同場景智能切換能源模式,將電力船舶能源安全實踐推向新高度。
該船將於2026年投入山東港口青島港大港至前灣港區航線,逐步拓展至董家口、日照,並持續延伸至山東省周邊港口。以此為引領,山東港口將着力打造內地首支沿海智能運輸船隊,持續提升船舶智能化水平,促進中國航運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