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29日,引大濟湟工程最後一個子項目北幹渠一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標誌着青海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引大濟湟工程完成全面竣工驗收並投入運行。
引大濟湟工程從大通河引水,穿越達坂山進入湟水流域,南北貫通大通河、湟水兩大流域,東西聯通西寧、海東兩市水脈,是青海建設規模最大、綜合效益最廣的戰略性引調水工程。工程總投資146.34億元,由石頭峽水庫、調水總幹渠、黑泉水庫、北幹渠一期、北幹渠二期、西幹渠工程六個子項目組成,主要任務是為湟水流域供水,工程年總供水量5.26億立方米,總控制灌溉面積100.49萬畝。
湟水被稱為青海的「母親河」。湟水流域覆蓋的西寧、海東兩市,人口約佔青海全省65%,耕地約佔全省71%,規上工業總產值約佔全省68%。而湟水流域水資源僅佔全省3.4%,與流域內人口、生態、耕地等資源和發展布局極不匹配。引大濟湟工程投運後,將徹底改變湟水流域水資源短缺、乾旱山區用水難等困局,推進青海東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據悉,引大濟湟工程供水量佔青海東部城市群受水區總用水量的70%,惠及300餘萬人口,湟水北岸100萬畝旱地將變為水澆地,改變當地「靠天吃飯」的歷史;工程以優質水源承擔西寧市日均50萬噸的城市生活供水任務,同時保障湟水流域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用水需求,為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提供水資源要素支撐。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