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周三(6月25日)迅速推出新評估,宣稱美軍襲擊已重挫伊朗核計劃。CIA局長拉特克利夫辯稱,早前美媒披露的國防情報局(DIA)報告只是基於初步評估,其中轟炸未摧毀伊朗核計劃核心部分的說法已經過時。不過現時公布的任何評估內容,都沒有明確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伊朗核設施被「徹底摧毀」的說法。

拉特克利夫表示,新版評估考慮了過去可靠準確的信息源,以及各類新情報,確認伊朗遇襲的關鍵核設施需數年重建,但沒有提供評估細節。白宮和CIA均未提及伊朗的高濃縮鈾庫存情況,副總統萬斯還稱美方會與伊朗對話,「確保對這些燃料採取措施」,似乎暗示鈾庫存並未被毀。

《紐約時報》分析稱,美國情報機構假設伊朗福爾多核設施受到中等破壞,意味該設施無法運行,伊朗當局也不會嘗試重建、恢復其鈾濃縮能力。但若相關假設錯誤,伊朗甚至可能在遇襲後數月便製造出核武。

美媒:實地調查才能知現狀

《華爾街日報》也指出,除非專業機構人員獲准前往遇襲地點,實地調查可能藏有核設施及相關設備的地點,否則外界無法完全知悉伊朗核計劃現狀。美國情報至今還不能確認伊朗的核設施遇襲後情況,也不確定伊朗會否在未遇襲地點,秘密儲存了離心機或核設備。

《紐時》還警告,美國情報機構過去20多年來,曾給出多個引發巨大外交爭議的報告。例如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情報機構多次散播所謂「中國在實驗室製造病毒」的謠言,受到包括世界衞生組織在內多個權威機構批評。2003年,時任總統布什也以「情報機構發現伊拉克研製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為藉口,為美軍入侵伊拉克辯護,事實證明相關情報完全虛假。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領袖沃納警告,他希望在特朗普的說法與不太樂觀的情報有衝突時,內閣官員能尊重實情,「白宮反覆操縱或掩飾情報、支持政治敘事的做法令人擔憂,我們已看到了這樣做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