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條「單洞雙層隧道」--春風隧道通車。本報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5月27日中午12時,備受關注的春風隧道主線正式開放通車。該隧道以15.8米直徑刷新華南地區單洞雙層盾構隧道紀錄,獨創「春風高架+春風隧道」立體交通走廊。

「這條隧道我盼了很久!」正在等待通車的深圳市民陳先生心情激動,他告訴記者「我經常去羅湖探望朋友和親人,市民從南山、福田去往羅湖方向會有很大便利,不用再繞行春風路高架,節約了很多時間成本。」

深圳首條「單洞雙層隧道」--春風隧道通車。本報深圳傳真

春風隧道是深圳首條「單洞雙層隧道」,全長5078米。隧道工程西起濱河大道上步立交東側與濱河大道對接,東至新秀立交南側接入沿河南路。隧道分上下兩層,上層隧道為東行方向,為福田往羅湖車輛提供通道,下層隧道為西行方向,為羅湖往福田的車輛提供通道,每層設有單向兩車道及連續緊急停車帶,設計速度為60千米/小時。

春風隧道是深圳首條「單洞雙層隧道」。

作為一條地下隧道,春風隧道非常深,平均深度在20米以下,其中最深處達到49米。春風隧道工程具有「大難險新」等特點,「大」指隧道採用當時國內在建最大直徑15.8米盾構施工;「難」:盾構全長3603米,地層複雜,下穿11條斷層破碎帶,部分地層圍岩強度最高達173兆帕,堪稱「地質博物館」。

春風隧道限高3.5米,僅允許9座及以下小客車通行,貨車、中型及以上客車、非機動車、行人嚴禁進入。

深圳首條「單洞雙層隧道」--春風隧道通車。本報深圳傳真

羅湖春風路段通行能力提升一倍

春風隧道開通後,將構建「春風高架+春風隧道」立體交通走廊,形成「地上+地下」雙向8車道的複合通道,車道數得以匹配,有望改善以往高峰期過度飽和、常態化擁堵情況。

中鐵隧道局春風隧道項目土木總工程師王彬彬向記者介紹,隧道建成後,羅湖春風路段通行能力能夠提升一倍。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同濟大學交通規劃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宇星表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春風隧道的開通有利於支撐東部地區產業發展,均衡布局深圳構建的「一核多心網絡化」空間格局;在經濟學上,也有利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促進東部地區旅遊濱海資源的開發建設。

待春風隧道項目全線通車後,特別是隨着後續羅沙路改擴建工程、新秀立交等項目建成投用後,將實現多項目聯動改善南環快速路系統的交通通行效率、提升市民出行體驗、推動深港融合、提升整體路網通行能力。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