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增進香港中學生對祖國的情感與聯繫,引導年輕一代領略祖國風光、感受景物背後的歷史文化,香港政府、企業、學校都支持師生到內地遊學,讓大家親眼看到「課本上的知識」。由招商局香港青年聯合會策劃實施的「伴你成長·招商同行」項目,就為許多學校師生提供了進一步感受民族魅力的機會。其中「華夏博覽看今朝」研學活動已舉辦到第六期了,共組織了500餘名香港學生赴內地開展國情研學。日前,學生在香島中學舉行第三期分享會,同學們紛紛回顧了自己在看過天安門升旗儀式、登過長城、領略過金陵船廠發展歷程等之後所帶來的收穫,並表示由此對祖國加深了認識,產生了濃濃的民族情懷。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圖:主辦方提供
第三期「華夏博覽看今朝」研學成果分享會出席嘉賓包括招商局集團總經理助理李亞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梁柏偉、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青工部二級巡視員崔峰,及20餘所香港學校的校長、師生等。在成果分享環節,同學們用生動案例講述了他們在研學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其中,聖類斯中學的黎健邦從懸空寺的建築智慧中,感悟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培僑書院的高浩宸透過對晉商精神的學習,思考當代經濟發展的創新動力;英華書院的謝旻諾,則表示自己通過實地造訪,了解到了中國修船及造船業的發展成就。這些鮮活的研學經歷,讓香港青少年對國家發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獲第六期優秀學員的聖類斯中學的陳鋮睿憶述,參與此次研學最刻骨銘心的,是東北人那撲面而來的豪爽熱忱。那份溫暖源自人性最本真的光輝,猶如研學團隊中同學們相攜相扶的點滴溫情。他表示自己不僅拓寬了文化視域,更收穫了砥礪心志的感悟與彌足珍貴的情誼。
中華基金中學的朱澔弘回想,他在研學團途中經歷了許多,但不懂歸納表達,曾以為文字只屬於自己,「但看眾多同學的文字,像行星一樣圍着中間陳帥老師對我們的憧憬期盼,也像花一樣繁華、有序,我才知道有人希望聆聽我們嬌嫩的言辭,用我們細膩的眼神看世界。」這讓他更加堅定要繼續寫下去。
工匠精神與中國力量
英華書院的謝旻諾表示:「我參加了今年第五期活動,整個行程,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工匠精神。萬里長城是中國力量、中國脊樑的象徵,連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也曾感嘆:『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那天,春天的陽光很好,我和同伴們一路爬上去,汗流浹背,但神清氣爽。踩在腳底的每一塊磚瓦,都是以前先祖以血肉之軀搭建出來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站在烽火樓,站在這偉大的工程之上,追古思今,我不禁想,自己應該做一個怎樣的好漢!
「在揚州,走進招商局南京金陵船廠,登上即將交付的新船。這個體驗實在寶貴。在廠區,我參觀了即將交付給比亞迪公司的滾裝船,裏面可以容納10萬輛汽車,規模龐大,如同三國時代傳說的自動載具『木牛流馬』,每一艘船既是中國航海技術的象徵,更是古代所追逐的那遙不可及的夢想,實在令人感慨中國的變遷迅速,也為中國的高速發展感到高興。工人們在巨大的船塢來回穿梭,手中的工具精組裝着每一塊鋼板。招商局的領導向我們詳細講解這艘船的設計:甲板採用分層裝卸系統,可最大化車輛停放空間;每層更由防火材料環繞,最小化極端情況的損失。聽着這些創新技術的介紹,我忽然想起《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古代造船技藝——從木榫結構到今天的數字化造船,每一個改進與設計,都是為了駛出更遠的距離,中國人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止,這就是中國人探索精神的體現。我們登上控制台遠眺一艘招商局製造的巨輪,伴隨着轟鳴聲揚帆遠航。中國人的精神與智慧代代傳承,正如這艘巨輪跨越重洋,將中國製造帶向世界,而萬里長城永遠屹立,這些中國人的工匠精神向世人展現中國力量,也彰顯了中華民族永恒的生命力。而年輕的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希望更多學校師生參加
座上的李亞東備受感動,他致辭時說:「剛才同學的分享裏,我看到了一些閃亮的、明亮的、響亮的答案:有同學在懸空寺不但看到了中國人的智慧,更反思『華夏文明』『中華文脈』底蘊深厚之所在;有同學從晉商精神想到當代銀行業發展,並得出『創新』和『敢為天下先』是時代發展的不竭動力的結論;有同學到訪東北老工業基地後,切實提升了自己對中國製造業的認識;有同學在實地參訪招商局的修造船產業後,對海洋工業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有同學和山西省實驗中學的同學結對子、交朋友,研學結束後依然保持聯繫、情深義重。研學團的同學還唱了《同一首歌》,這首歌『獻給招商局,也獻給自己,獻給青春』!我很感動。」
「華夏博覽看今朝」自2024年開展以來,已累計組織500餘名香港中學生赴內地開展研學活動,足跡遍布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1個城市,以鮮明的人文特色、科技特色、央企特色,成為香港「百萬青年看祖國」的精品項目。同時通過項目分享交流等,影響學生超過2萬人。「如果說我們平日裏用心用情為學校、為老師和同學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麼同學們用滿滿的收穫、快樂的成長、真誠的感恩,給了我們繼續前行、繼續做好的強大動力。更希望今後有更多學校、老師和同學們參加『華夏博覽看今朝』研學活動,感受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見證『大國重器』的科技力量,促進香港與內地青少年的深入交流。」李同學說。
據招商局香港青年聯合會主席文學導師趙陽透露,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華夏博覽看今朝」將在暑假進行,活動期望協助更多香港青少年在行走中讀懂中國,在實踐中成長、成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