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 實習記者 宛辰歌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接受香港文匯網採訪時指出,美國以所謂「違反出口管制條例」為由封禁華為芯片,完全是霸凌行為,毫無國際法依據。華為芯片的快速發展讓美國感到焦慮,試圖通過科技戰遏制中國高科技崛起。儘管中美已降低部分關稅,但美國仍企圖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維持壟斷地位,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注定失敗。
針對美國制裁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芯片,劉英指出,這是典型的「長臂管轄」,針對此,中國有包括但不限於出台稀土等關鍵材料出口管制、將部分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反制措施。她認為,這些反制措施將有力反擊美國的科技霸凌,同時加速國產替代,推動自主創新。美國的封鎖政策如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將反噬自身產業。
劉英分析,美國試圖拉攏盟友組建「芯片四方聯盟」圍堵中國,但這一計劃已名存實亡。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與中國加強科技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發展。美國單邊主義的關稅戰、科技戰違背WTO規則,終將自食其果。中國維護多邊貿易體系,通過國際合作促進全球供應鏈穩定,贏得廣泛支持。
劉英表示,中國應深化與歐盟等發達國家以及全球南方等發展中國家的科技與經貿合作,構建更廣泛的夥伴關係網絡。通過多邊框架下的技術交流、產業協同,共同應對保護主義挑戰,推動全球科技治理回歸公平、開放的正軌。
美國商務部近日發布指南,以所謂推定違反美出口管制為由,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包括特定的華為昇騰芯片。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1日回應指出,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剝奪其他國家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權利。
上述發言人說,中方認為,美方濫用出口管制,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危害中國發展利益。
發言人指出,中方強調,美方措施涉嫌構成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任何組織和個人執行或協助執行美方措施,將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法規,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發言人表示,創新發展、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遵守國際經貿規則,尊重其他國家科技發展權利。中方支持全球企業按照市場原則,深入開展科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推動科技創新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方密切關注美方措施執行情況,將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相關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