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芬太尼(路透社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14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美雙方在日內瓦的經貿會談達成多項積極共識,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承諾取消91%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相應的中方也取消91%反制關稅,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雙方各自保留10%的關稅。美方以芬太尼為藉口,對中國無理加徵兩輪關稅,中方均第一時間採取包括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在內的反制舉措,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記者表示,中美在日內瓦達成的聯合聲明只是階段性成果,仍有很多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尤其是,疊加上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的因芬太尼加徵的20%關稅,以及其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時期的關稅,對華關稅依然有平均50%,這意味着只有利潤超過50%,才有可能在輸美之後有微薄的盈利,這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很多企業不排除仍有放棄美國市場的打算,而美國的國內市場供應也會出現新的問題。

白明說,根據日內瓦聯合聲明,中方承諾取消的是今年4月以來的非關稅反制措施,針對的是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因此,針對芬太尼關稅的反制措施不在本輪會談的取消範疇內。

白明認為,特朗普以芬太尼為藉口限制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在法理上根本站不住腳,中方對此兩輪加徵關稅也立即做出了反制措施。但當時中方的反制覆蓋面並非全部商品,而是僅針對農副產品、能源等相關領域進行了15%和10%的關稅反制,屬於「精準反制」。

白明指出,這些商品都是美國重點向中國出口的大類,如果美國忽視,對於拓展中國市場沒有益處,而且放眼全球,美國也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大體量市場的替代國。因此,中美之間應該相向而行,解開過往所有的「疙瘩」,讓美國農產品商在豐富中國人民菜籃子的同時,也能乘上中國統一大市場的東風,獲得盈利。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美方以芬太尼為由,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針對此無理行為,中方迅速採取反制措施。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此外,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對谷歌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並將美股PVH集團和因美納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僅時隔1個月,在美東時間3月3日,美方再次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自3月4日起對中國輸美產品再次加徵10%關稅。中國商務部在北京時間4日即刻作出反應,敦促美國立即撤回無理無據、損人不利己的單邊關稅措施,外交部也於當日回應稱,中國人民從來不信邪、不怕鬼,從來不吃霸道霸凌那一套。

中方一天之內接連表態並發布反制措施,給予美國10連擊。其中包括陸續封禁了26家美國企業:將萊多斯公司等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這些實體出口兩用物項,並要求正在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立即停止;商務部還將特科姆公司等10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這些企業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禁止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因美納公司也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並被禁止向中國出口基因測序儀。關稅反制方面,自2025年3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包括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加徵10%關稅。

相關閱讀:

美國2024年因過量用藥致死人數降至8萬人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