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女疑遭保姆虐待腦部終生受創 堅毅媽媽無休奔馳爭取復康
母親節對許多人而言,是鮮花與笑聲交織的溫馨時刻,是家人圍桌共餐的甜蜜畫面。但對小雪兒的媽媽來說,這天早已失去歡樂的光澤,化為沉重的回憶與無盡的奮鬥。她的女兒小雪兒在9個月大時疑遭社區保姆虐待,腦部受創,醫生診斷為終生無法逆轉。小雪兒媽媽的母親節不再是節日,而是一場場為女兒爭取未來的戰鬥,「去年的母親節都在醫院,今年母親節真的感受不到。」然而,在疲憊與崩潰的邊緣,母愛如磐石般堅定,散發出無窮力量,「我就是小雪兒,小雪兒就是我,融為一體。」這份母愛讓她在絕望中堅持,詮釋「為母則強」的意義。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沒有跟小雪兒真正慶祝過母親節,因為都在醫院煎熬硬撐。」小雪兒媽媽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語帶苦澀地表示,如今母親節對她來說只是一個日期,她只想為女兒爭取每分每秒的復康黃金期,盡力挽救其基礎自理能力,無暇顧及節日的意義,「整個心都想着她的黃金復康期。」幼童腦部在發育,小雪兒由一年前受傷至最佳復康時間約三年,這段僅剩一兩年的關鍵時間,令小雪兒媽媽一刻也不敢鬆懈。
回憶盡是折磨 女兒點燃希望
小雪兒媽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其實一直以來都很崩潰,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她坦言回憶是折磨,現實是無盡的奔波與疲憊,但女兒的存活點燃她的希望,「她現在能夠呼吸,我就會繼續去守護她。」這份與女兒融為一體的聯繫,讓她將母親節的失落化為照顧女兒的動力。
現在,她每日都為女兒的康復治療奔波,穿梭全港,安排針灸、電療、物理治療、言語治療、職業治療與中西醫各科頻繁覆診,日程塞滿,「剛才還在約不同的治療師。」她在受訪時強忍淚水,顯得疲憊,為盡力挽救女兒基本自理能力,沒有一刻休息,令她窒息得喘不過氣,同時她還要照顧另一名讀幼稚園的長女,而從事教育的她,還背負着照顧其他孩子的責任。
不過,在母愛的本能下她從未抱怨,而小雪兒的治療充滿痛苦,半身由頭頂到腳板底都插滿針,受電療及各項治療折磨,讓小雪兒本能地大喊,她只能在身旁輕聲安撫:「媽媽在這裏。」擦去女兒的淚水,用玩具分散其注意力,用溫柔撫平女兒的恐懼,自己的淚水則只能強忍。
母愛超越崩潰 成女兒堅實依靠
「我不覺得自己是無私或堅強,只是盡力繼續生活下去。」儘管女兒半邊腦部已死亡,無法逆轉,難以完全康復,但直言女兒仍有呼吸是其最大的動力,而正是這份樸實的母愛,讓她無視身心疲憊,堅持守護女兒,「她這麼堅持和努力,我都會一直去守護她。」每一次陪伴,都是她對小雪兒的承諾;每一次安撫,都是母愛的本能流露,母愛的本能令她超越崩潰,成為女兒最堅實的依靠。
她對女兒的未來只有簡單的期盼,只希望女兒學會進食、穿衣,或在危急時護住自己,減少對他人及醫護的依賴,「始終我們不可以一輩子陪着她。」小雪兒媽媽自言:「母親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她的堅持是給女兒最好的母親節禮物,這份超越節日的母愛,成為她生命的全部動力,讓她在逆境中閃耀無限的堅韌光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