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香港貿發局近日向傳媒分享香港企業在科威特的經濟機遇,該國政府近年積極主張基建項目擴張,同時推進公私合作機制及股票市場改革,這片沙漠熱土正釋放出多元合作的機會訊號。貿發局研究部經濟師張家熙表示,相較於鄰國卡塔爾,科威特在經濟多元化的進程中步伐較慢,石油對其經濟影響更為顯著。然而,近年科威特已展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決心。即使在油價波動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非石油行業依然保持穩健增長,2016年至2023年間,非石油產業佔GDP比重從43%上升至50%。

非石油產業佔GDP比重升至50%

貿易方面,科威特的出口結構以石油及相關製品為主,在過去十年間佔出口總額的九成以上。與此同時,進口市場在發生變化,中國內地已成為科威特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超越英國等傳統市場,汽車成為中國對科威特出口的重要品類。「近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在科威特市場迅速崛起,銷量穩居前列,甚至有望超越日本及韓國等傳統汽車品牌。」

至於香港與科威特之間的貿易,去年雙邊貿易額達2.4億美元,目前科威特在香港與海灣國家的貿易中排名第五,出口排名第四,香港出口主要集中在通訊設備、珠寶、鐘錶等。

投資方面,科威特的財政資源雄厚,坐擁一兆億(10,290億)美元的科威特投資局(KIA)在世界主權財富基金榜上排名第五,2019年至2023年間,科威特的對外投資持續增長,遠超其接收的外部投資。張家熙介紹,科威特與鄰國卡塔爾同屬「主導型投資者」(Lead Investor),與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有相當潛在合作空間。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補充,中東國家的主權基金尋找投資時,最為看重投資項目是否有增長、有前途,第二看重的點是香港最基本的優勢—資本自由。

對「科威特國家發展計劃2020-2025」及科威特直接投資促進局等資料,張家熙分析,發展基建及推動私營經濟是該國近年施政重點,包括以公私營合作方式推進大型基建項目,加強公共住宅、電力和水利項目建設,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需求。

張家熙認為,配合科威特的國家願景,香港在專業諮詢服務、施工管理應用軟件、綠色建築方案等方面均有用武之地。「例如在建築項目裏,他們可能希望進行樓宇的3D掃描,取得數據後,由AI平台提供方案,分析樓宇的結構風險等,或是提供一些風險解決方案。或是大型電廠、設施的私有化,也有機會利用香港的專業金融服務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