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伯夷致辭。(記者江鑫嫻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這個「五一」假期,返校參加北京大學127周年校慶的校友能在該校圖書館欣賞到「絲路煥彩,畫山採薇——北京大學伯夷珍藏礦物彩畫捐贈特展」。據悉,該展覽於4月30日開幕,將持續至5月29日。許伯夷是活躍于海峽兩岸的知名藝術家、收藏家,長期致力於中華文化的傳播。他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今次捐贈的礦物彩畫不僅承載着絲綢之路沿線文明互鑒的歷史記憶,更是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具體行動,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認同是維繫民族情感的深層紐帶。

許伯夷與夫人黃揚婷。(記者江鑫嫻攝)

許伯夷與夫人黃揚婷,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任羽中,許伯夷各界好友,北京大學相關院系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以及圖書館黨政班子成員等出席開幕式。

據悉,許伯夷祖籍福建泉州、出生於台灣高雄,熱愛祖國、關心教育、愛護青年,於耄耋之年希望捐獻部分藏品,襄助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學術研究。今次展覽即是對許伯夷捐贈礦物彩畫的集中展示。

許伯夷向參加開幕式的嘉賓講解展品。(記者江鑫嫻攝)

任羽中在致辭中對許伯夷的慷慨捐贈表示感謝。他指出,此次捐贈的礦物彩畫題材豐富,入藏北京大學後,將為師生開展教學科研和藝術鑒賞提供重要資源。北大也將以此次捐贈為契機,充分發揮橋樑作用,攜手海峽兩岸友人,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北大圖書館館長陳建龍(左)向許伯夷頒發了北京大學圖書館榮譽研究館員聘書。(記者江鑫嫻攝)

北大圖書館館長陳建龍向許伯夷頒發了北京大學圖書館榮譽研究館員聘書,以感謝許伯夷對豐富圖書館館藏和襄助學校文化建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許伯夷表示,未來他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文化傳承工作,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讓文化成為連接兩岸心靈的橋樑。

展覽現場。(記者江鑫嫻攝)

據了解,今次展覽主題「絲路煥彩,畫山採薇」寓意深遠,巧妙化用商代賢士伯夷「採薇首陽」的典故,與許伯夷的高潔風骨和家國情懷相契合,古今兩「伯夷」的精神風貌在此交匯。展出的許伯夷捐贈的礦物彩畫,以天然礦物研磨成粉進行創作,其色彩歷經千年仍不褪色。

展覽現場。(記者江鑫嫻攝)

據北大圖書館介紹,今次展覽主要涵蓋五大題材。其中,絲路國家徵集畫以《元太祖成吉思汗畫像》為代表,四海紛至、八方來聚,突顯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與和平性;歷史人物奇遇圖,揭示了中華文明熔鑄儒釋道的包容性、創新性;認祖敬宗祖先像代表了中華民族修身齊家、慎終追遠的倫理智慧,反映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名著場景畫和唐卡雖出自眾手、產於各地,但大同小異,實證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此外,展覽還展示了少量傳統肖像畫以及許伯夷親自創作的部分油畫和書法作品。

責任編輯: 趙霁